白色梅花的寓意和象征(白色梅花图片)
推荐文章
只有香如故-墨涯写意梅花作品赏析
辛民(《文化中国》评论员)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白色梅花的寓意和象征(白色梅花图片)
——陆游《卜算子·咏梅》
在当代画坛浮躁的时风下,墨涯先生是一位谦谦君子,也是一位“大隐者”。寄情梅花,爱梅、咏梅、写梅,托物言志的艺术人生追求,我们从他的写意梅花系列作品中就能体察得出。赏读墨涯的作品,没有刻意夸张的理念,没有材料技法的标新立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所谓“主题先行”,却能强烈地感受到艺术与生命融为一体的率真。墨涯善于捕捉那些看似平淡却极富韵味的细节,引导读者默默地凝视其微妙变化之处,用心灵触摸生命的质感,其作品拼弃庸俗与物性,而以灵性,书卷气,典雅的“逸气”,让人领略到从简到逸从逸而玄、从玄到远的虚可与幽静的审美之境,他的写意画作厚积薄发,独出蹊径、熔铸古今、抒写性灵。
梅花,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精神。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倾情于其寄志于此。当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东坡的“故作小红桃杏色,尚馀孤瘦雪霜姿。”,齐己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吴昌硕的“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及陆放翁的“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梅花有情应记得,可惜如今白发生”等咏梅诗句不断涌入并根植于我的大脑之时,我方知墨涯是心依梅花,他数十年来的托物言志。
墨涯先生关于绘画的爱与梦、思与想,正是从梅花不畏严寒、坚节凌霜的品格中得到意志的升华;在梅花含香瘦影、冰清玉洁的气节中精神得到了圆满。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瑰宝题材-梅花国画一直以来多是画家笔下花鸟画中的主要角色,也有很多人都喜欢梅花画,无论是家中客厅,办公室,酒店,茶楼,书房等室内,国画梅花都是最佳挂画。
这幅墨涯的《风雨送春归》,色墨结合,布局巧妙,画面中上方斜出一枝红梅,墨色主干粗壮挺拔,朵朵红梅尤其醒目,密中有疏,多而不繁,仿佛有阵阵暗香传入鼻息,寓意福气太平,巧妙以淡墨渲染背景,更加突出花开锦绣的视觉效果。
这幅墨涯先生的国画梅花《迎春》,多近景描摹,笔力苍劲,色墨并用,树干皆以墨色晕染,红艳的梅花在片片雪花的映衬中,整体效果非常生动,花开热烈,雅俗共赏,得造化天然之神工,盎然生机尽于笔端。整幅作品画家运用浓淡相宜的笔墨将梅花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疏影横斜的风韵是其他书画艺术品不能相比的,梅花铮铮铁骨,独步早春的精神。
广东画家墨涯笔下的梅花让人一见倾心。“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身上那不畏严寒的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之魂”,这种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随之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当代实力派书画家、艺术评论家-墨涯老师,他就是位画梅的高手,在画坛有“梅花圣手”之誉。
“万花敢从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
《梅须逊雪三分白》构图上密下疏,以繁与简、直与曲、浓与淡等对比手法布局。笔势遒劲奔放,墨色浓淡参差,境界幽雅淡逸。枝节之上的梅花竞蓓蕾竞绽,疏密有序,或含苞欲放,或初绽花蕾,或盛开怒放,或残美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红梅花香浓郁,千枝万蕊、茂盛郁密之中又独见新妍,表现出梅花冲寒怒放的神韵和风骨的清新笔韵。
《傲骨英姿》画中以“没骨法"画枝干,淡墨挥洒,浓墨点苔,苍古老拙。老干新枝,昂扬向上,豪放不羁,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主干之分枝以中锋勾撇,挺拔坚韧。枝节之上的梅花竞相吐蕊开放,以枝繁花茂为一大特色,但繁而不乱,疏密有序,圈花点蕊,别出新意,显示了枝干劲俊、千花万蕊、天真烂漫、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
墨涯是当今一位集文学、绘画、书法,理论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型艺术家。赏读其梅花系列作品,在领略其幽深奇瑰的意境,感受其作品的诗情之余,无不为他每幅梅花题写的款识而折服,梅花图中的意境,诗情,书法共同彰显着墨涯艺术深邃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高古的线条之美,是墨涯梅花艺术的重要特点,也是墨涯梅画中文化之美的风神符号。他的梅花画苍劲俊朗,纵横恣肆,但又不乏华滋浑厚、徐缀舒展的辩证。这些用笔的施展,主要用于梅枝的铺展塑造,赋予或龙骨或铁枝的精气神,或婀娜摇曳的婉约柔美。苍劲俊朗、纵横恣肆为正,华滋浑厚、徐缓舒展为奇,奇正相生,变化无穷,这种哲学的深层,不仅仅是丰富了美感,仍然是对写意的丰富。用笔于梅杆梅枝,表现出刚强铁骨,浩气正气,舒展练达,不骄不躁,又或丰腴圆润,柔美婉约,这些无不是人世间的精神情感作为生物植态的梅花枝丫,何来这种精神情感?作为生物植态的梅枝。
不过被画家借来作为自己写意的载体而已。画家笔下的梅枝,本质是一种精神情态的寄寓。墨涯画梅花用笔总体上大气豪放,夺人心魄。但又不乏可供细品的精心营造。书画同源,已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普世价值观”,于是乎,还得从画家的书法说起。只要不是应景之写,墨涯或行或草书法,大都道劲坚韧,练达流畅,束敛舒展,使转自然,方圆有度。虽说同源,但是,具体到书画各自的笔墨形态,必然各有独特,否则就没有物种之分了。同源多指于共性,只能说画家能够运用书法的气度、美感把握其绘画体态布局、方略经营于书法线条上。
墨涯的梅花,布局恣肆纵横,又束敛舒展。梅花主杆,笔肚侧卧逆行,或皴或擦,或挫或顿,或转或曲,其美感老健遒劲,苍雄大气。这种国画大气行笔独特,书法行笔有之,形态却是各自独立。梅杆侧笔逆行大架构成之后,细枝的布局经营上,交参互差密而不乱,疏而不散,曲直向背,遥相呼应,刚柔兼济,多姿多采。提按使转,或行或草,或疾或涩,或侧或立,或如力折叉股,或显屋漏之痕确有书法之味,但不刻意显摆,而是内敛隐含,一切都在自然舒展中。
墨涯的梅花花蕾用笔,小楷中锋,圆润流畅,布局向背俯仰,左右侧列,疏密相遥,绚丽缤纷,楚楚可人。小楷中锋,是十足的写画。墨涯写意梅花,花蕾用笔,虽然更多是没骨点染,花繁似锦,但仍然掩盖不住整幅作品是“写”的意态,笔墨浓、淡、干、湿、焦的丰富变化,行于笔下,吐于笔下,隐于笔下,无不尽显“写”的功夫。中国笔法之写,美轮美奂,西画涂笔线条,简直望尘莫及。西画线条扁平呆板,既无圆润刚柔顿挫的美感变化,更无一笔能写浓淡干湿、清明灵活、华滋厚重的丰富美感。尤其是使转顿挫的美感,行笔的骨力气韵,颇具传统功夫。有时候落墨生枝吐朵,浓淡相兼,远近相遥薄雾幽夜,化造意境,逸品可追前人。
虽然,墨涯的画作并非完美无缺,但作者尊重传统而不泥于传统一端,探索出新,他的写意梅花作品无论在质素上,还是在结构与语言上,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形成了新的审美趣味。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首先在于强有力的情感、灵性的自然流露,它的内蕴精神是直接体现在色墨互撞的感觉与想象之中的。
墨涯的过人之处,是在个人气质、才情的基础上,不拘门户,广汲博纳,又于不同艺术门类融会贯通,因此画面结构、笔墨意境与神韵别开生面。其作具有民族意识、时代生活气息以及鲜明个性特色的艺术风格。其风格主要体现为饱满、丰厚、沉雄、强烈和充满律动美感。读墨涯的写意梅花,感受到一种清风素气静穆凝重之自然的境界美,从而领悟到画家揭示人生哲智之深达理要的努力。
墨涯在水墨画的长期探索中,逐渐找到了一种自己的绘画语言,这种语言是新颖、富于表现力的,是通过艺术的整合提炼而成的。他将典雅与自然、飘逸与沉厚、简洁与繁复、严谨与率意十分巧妙地整合为一体,在意与象、形与神、动与静、色与墨、收与放、紧与松等语境之间作增与减的调试,以求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所以,墨涯的写意梅花作品产生了明艳丰富的和谐美感,又不乏亲切灵动的生活情趣,令人一睹为快,为之震撼。
墨涯是具有时代品格的中国画家。他提倡的一切艺术见解,都超出了传统观点的范围,而具有划时代的宏观指导意义。从墨涯的作品中可以感知出画家的视野应从庭院、室内走向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使中国画更具有绘画的精神性,更具有技法的自由性和情感的表述性。墨涯主张画家对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直接观察和体验作为创作的重要手段,从生活中提炼出新的程式,完成信息的转移与物化,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绘画形式语言。从而开启当代水墨画的新图式,为中国花鸟画的传承与创新拓展出了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