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盆栽绿植 >维多利亚葡萄图片(维多利亚葡萄品种介绍)

维多利亚葡萄图片(维多利亚葡萄品种介绍)

时间:

维多利亚葡萄图片(维多利亚葡萄品种介绍)(图1)

日照地区‘维多利亚’葡萄设施促早栽培关键技术

李爱科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年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山东省是我国葡萄主产区之一,2019年,全省葡萄栽培面积3.65万hm2,产量112.48万t。目前,山东地区葡萄栽培模式日益多元化,已从传统露地栽培发展到设施促早、延迟、避雨等现代高效模式,其中,设施促早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栽培技术逐渐成熟,主要分布在烟台、青岛、潍坊、聊城、泰安和济宁等地,栽培品种有‘贵妃玫瑰’‘红巴拉多’‘维多利亚’‘早霞玫瑰’等。‘维多利亚’葡萄属欧亚种,原产罗马尼亚,亲本为‘绯红×保尔加尔’,1996年由河北昌黎果树研究所引入我国。目前,山东青岛、临沂、潍坊等地均有栽培。

维多利亚葡萄图片(维多利亚葡萄品种介绍)

山东日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7℃,无霜期223d,日照时数2533h,降水量874mm。日照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露地栽培的葡萄病害较严重,管理困难,且成熟期比较集中,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不理想。自2000年开始引入适宜设施促早栽培的‘维多利亚’‘奥古斯特’‘无核白鸡心’等十几个品种进行试栽,经过多年试验观察,发现‘维多利亚’适宜日照地区设施生产,并探索出较完善的设施促早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延长了葡萄供应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1设施及栽培性状

设施栽培主要集中在莒县安庄镇官家林村,全村70%以上的农户种植葡萄,多数村民拥有3个以上大棚,目前冬暖棚1000余个。棚体长80m,宽14m,后墙高4m,墙厚50cm,空心砖砌成,后墙内侧用棉被包裹,棚面采用PE长寿无滴膜及保温被覆盖保温,棚间距4m。种植地为壤土,pH6.5~7.5,有机质含量1.2%~1.4%。采用单层水平龙干形篱架栽培,株行距0.6m×1.6m,起垄栽培,垄高20cm,宽60cm。

‘维多利亚’设施促早栽培物候期为12月初萌芽,翌年1月底开花,2月初结果,4月中旬成熟,果实生长发育75d。该品种在日照地区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势强,成花能力强,坐果率高;穗质量达370.5g,果粒整齐,中等紧密,长椭圆形,黄绿色,粒大,无大小粒现象;果皮中等厚,无裂果;果肉硬而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达到20%以上,酸度小,种子与果肉分离。丰产,抗病性强。

2设施促早栽培关键技术

2.1破眠技术

‘维多利亚’葡萄设施促早栽培需有效低温累计达到需冷量2/3时使用1次石灰氮,促使休眠提前结束。石灰氮一般选择在11月初上膜后用毛笔涂抹或喷洒,选择晴好天气,气温控制在15~20℃。

2.2温湿度调控

催芽期。缓慢升温,使气温和地温协调一致,一般前两周白天温度在15~20℃,夜间温度在5~10℃;第三周到萌芽期间白天在20~25℃,夜间控制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土壤相对湿度在70%~80%。催芽期为25~30d。

新梢生长期。白天温度20~25℃,夜间10~15℃。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土壤相对湿度在70%~80%。约40~60d。

花期。白天温度22~27℃,夜间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65%~70%。在两周左右。

果实发育期。温度不能低于20℃,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夜间温度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土壤相对湿度在70%~80%。

果实成熟期。温度不能低于14℃,昼夜温差保持在10℃以上。白天温度28~30℃,夜间温度14~18℃。空气相对湿度50%~60%,土壤相对湿度55%~65%。

2.3合理负载技术

2.3.1疏穗定产

一般预留花穗数是目标产量所需穗数的2~3倍。疏穗时按照旺梢留1~2穗、中庸梢留1穗、弱梢不留花穗的原则。在花前20d和花前7d分两次进行,疏除枝条上多于2穗的花穗、细弱枝上和发育不良的花穗。

2.3.2疏花疏果整形

通过花穗整形可以控制果穗大小,有利于营养均衡分配,增大果实质量,促使花期一致,减少疏果工作量。疏花一般结合激素处理,在花前7d至始花期,去除副穗、花穗尖1/4和第1、2分枝的1/3部分。疏果通常在果实长到黄豆大小时进行,越早越有利于果实增大。采用疏除支穗和果粒相结合的方式,每穗保留80~100粒为宜。

2.4肥水减量增效技术

葡萄需肥水比较大,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覆膜技术相结合,即每个棚安装一套水肥一体化设备,植株两侧分别铺设滴灌管,间距20cm,在管道上覆盖一层黑色地膜,节水、节肥效果明显。灌溉施肥使用配方水溶肥,随灌水一并施用。

萌芽前。灌溉施肥1次,每667m2施用纯氮2kg、五氧化二磷0.8kg、氧化钾1.5kg,灌水10m3,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

萌芽期。萌芽后3d、花前7d各灌溉施肥1次,每次每667m2施用纯氮2kg、五氧化二磷0.8kg、氧化钾1.5kg,灌水8m3,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

末花期。灌溉施肥1次,每667m2施用纯氮2kg、五氧化二磷1.1kg、氧化钾1.5kg,灌水5m3,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

坐果期。谢花后5d、15d各灌溉施肥1次,每次每667m2施用纯氮1kg、五氧化二磷1kg、氧化钾1.5kg,灌水8m3,土壤湿度保持在65%~75%。

果实膨大期。幼果膨大期、硬核前各灌溉施肥1次,每次每667m2施用纯氮1.2kg、五氧化二磷1.1kg、氧化钾0.8kg,灌水7~8m3,土壤湿度保持在65%左右。

果实着色期。灌溉施肥2次,着色前每667m2施用纯氮1.6kg、五氧化二磷0.7kg、氧化钾3.4kg,灌水6~7m3,土壤湿度在55%左右。着色后每667m2施用纯氮1.5kg、五氧化二磷0.8kg、氧化钾3kg,灌水6~7m3,土壤湿度保持在55%左右。

果实采收后。灌溉施肥2次,采收后10d内每667m2施用纯氮1.8kg、五氧化二磷0.8kg、氧化钾2kg,灌水8~10m3,土壤湿度保持在70%左右。秋施基肥时追施商品有机肥2000kg/667m2,开沟施肥,距植株50cm处开沟,沟深40~50cm,施肥后灌水25m3。

叶面追肥。新梢长至20cm后开始叶面追肥,每10d喷施一次氨基酸叶面肥,花期喷施一次氨基酸硼肥,幼果膨大期喷施一次氨基酸钙肥,着色前7d和着色后7d各喷施一次氨基酸钾肥。

2.5更新修剪技术

平茬更新法。果实采收后7d,从距地面10~30cm处平茬,促使主蔓上隐芽萌发,选留一个健壮新梢直立生长,培养为翌年结果母枝。平茬时间在6月前完成,越早越好,过晚影响花芽分化和翌年产量。对于隐芽不萌发的,可采用压蔓处理,促使隐芽萌发。

2.6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大多数欧亚种葡萄对病虫害较敏感,有效降低病虫害是葡萄增产增收的关键。相对于露地栽培,‘维多利亚’葡萄设施栽培病虫害发生较轻。经过多年观察,日照地区病虫害主要集中在萌芽期、花期和果实发育期。

2.6.1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红蜘蛛是设施葡萄栽培的重要虫害,危害叶片和果实,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果实着色不良。选用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可有效防治红蜘蛛危害。

2.6.2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白粉病是设施葡萄的主要病害,危害新梢、叶片和果实,严重时造成新梢变为黑色、叶片卷缩枯萎、果粒变硬脱落。采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可有效防治白粉病危害。

3市场销售情况

‘维多利亚’葡萄每年4月中旬上市,比周边地区露地‘巨峰’葡萄提前上市3个月以上,产量2500kg/667m2左右。每年3月底前葡萄已被各地经销商预定,每千克葡萄15~20元,主要销往临沂、青岛、徐州以及南方各大城市,每667m2葡萄纯收入4万元以上。‘维多利亚’葡萄收入已成为官家林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该村也是日照种植面积最大、管理水平最高的设施葡萄种植基地。

4结论

‘维多利亚’葡萄适宜短枝修剪,是需冷量少、花芽容易形成的早熟品种,也是适宜日照地区设施促早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通过近20年的栽培观察,逐步摸清其在日照地区的主要性状表现,通过改良和创新更新修剪、打破休眠、合理负载、温湿度调控、肥水减量增效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得出日照地区设施葡萄促早栽培的技术规程,促进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