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利的种植方法(赤地利全草图片)
推荐文章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赤地利的功效与作用(赤地利全草图片)
山里的娃也不用干农活了
很多孩子虽然生在农村
却对农村大山里的美食知之甚少
下面这50种文山山货
可能有一些90、00后都不认识了
快来看看你认识哪些啊?
1八月瓜
以前八月份的时候
田野间总会回荡着
“八月瓜,八月熟,熟后咧开嘴”
不用说那一定是一群小孩子在吃八月瓜了
不过现在野生的很少了,多数是人工种植
2野地瓜
野地瓜味道香甜,田间地里都会有~
吃野地瓜的“火候”要把握好
如果挑了个熟过头的野地瓜
可得小心里面有果蛆哟!
3拐枣
拐枣树很少,一个村就两三颗
我爷爷家院门口就有一大棵
拐枣味有些甜中带涩
爷爷一般用来泡酒喝
但如今爷爷不在了,拐枣树也被砍了
现在如今,很难再找到有种拐枣的人家
4杨梅
到杨梅成熟的季节
村里的小孩子最喜欢干的事
就是上山摘杨梅,杨梅又分大杨梅和小杨梅
我们村山上的野杨梅大多是小杨梅
一口可以塞一大把杨梅
回到家手上嘴巴上都被杨梅汁染得通红
摘杨梅的地方可远了
但我们还是为此乐此不疲
5毛桃
小毛桃味道没其它桃子好
但在山里没啥东西吃时
下口还是阔以的
6灰灰菜(灰雕菜)
灰灰菜主要长在田间地头
在我们老家叫灰土菜
凉拌或是炒吃都挺美味的
7水芹菜
水芹菜之前是用来喂猪的
但现在生活好了
也开始吃起了水芹菜
别说味道还挺美的,我很喜欢。
小时候外婆还常用它来做酸汤
做出的酸汤那是一个酸爽。
前几天去贵州,发现贵州人也特爱这个菜
随便到一个店都有这道菜
8货郎果
货郎果又名南酸枣、五眼果、鼻涕果
我们村的山头上总共就两颗货郎果树。
枝干又粗又大,树稍直冲天际。
我们只能用小木棍扔到高处把货郎果打下来。
货郎果酸酸甜甜的
单看样子就让人口齿生津,欲罢不能。
9野柿子
野柿子味道其实很甜
除了长得丑了点
会遭到外貌协会的嫌弃外
其余的跟现在的柿子差不多
成熟了就不涩了
10仙人果
石头多的地方仙人掌最多
每到仙人果成熟的时候
摘下来剥开就地开吃
仙人掌果很好吃,营养也好
不过很多人不敢吃
11桑葚
桑葚也叫马桑
这肯定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
马桑酸酸甜甜的,特好吃
吃完后嘴巴、舌头和手面上黑红黑红的
有时候只顾着贪吃,不小心弄衣服上
回家肯定是会被训的,哈哈
12野樱桃
不记得时谁骗我说野樱桃不能吃
我还就真的没吃过
真相是在阳光下泛着亮光
晶莹剔透的野樱桃
不仅味美形娇,而且营养丰富
13野山楂
你知道你小时候爱吃的糖葫芦
用什么做的吗?
就是用野山楂做的哦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
酸酸甜甜的口感,现在还忘不掉吧
14花荭
我们那里叫花荭
但它好像有很多名字
火棘、救命粮、火把果、赤阳子
以前这种果实路边随处可见
会把它摘回去用线串着玩
15鸡素果
可能是因为鸡素果长得很奇怪吧
又或许是因为大人说它是鸡嗉子变的
所以一直对鸡素果有莫名的恐惧
但其实吃过的人都说好吃
可它却是我童年的阴影
16阳姑娘
阳姑娘算是我童年的一个遗憾吧
从来没有吃过
其他地方也叫它灯笼萢
熟透了变黄后酸酸甜甜的
17锥栗果
锥栗果和板粟长的有点像
比板粟要小很多
《本草纲目》记载
锥栗有补肾益气
治腰脚不遂、内寒腹泻
活血化瘀等作用
可用于肾虚,痿弱,消瘦等
18毛冬瓜
又叫猫卵子,和猕猴桃类似
但是皮上有长长的白毛
个长像冬瓜,所以叫毛冬瓜
19包谷杆
新鲜玉米杆号称“小甘蔗”
小时候如果跟着大人去收玉米
嫌弃你太顽皮闹腾
治你的方法一般是砍一根包谷杆
让你到半边去玩
20山捻子
学名是桃金娘,味酸甜
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
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
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
是鸟类的天然食源。
21鸡蛋花
小时候特别傻
大人说这个叫鸡蛋花,就以为是鸡蛋做的
还很疑惑不解都是鸡蛋了
为什么还要跟鸡蛋一起炒
真的是为小时候自己的智商堪忧
22折耳根
对于折耳根
多少人因为它的味道望而却步
但一旦爱上它,你就离不开它
折耳根多长在潮湿的田埂上
小时候还因挖白耳根
挖垮别人家的田埂。
23紫林木
紫林,学名赤楠,与山稔一样
是比较常见的野果,口感酸甜
吃多了嘴巴变被果汁染黑
能平喘化痰
24救兵粮(水杉泡、刺果果)
路边很多,生命力特强
浑身带刺,酸酸甜甜!
也被称为红枣儿、红果子
曾经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
小孩子喜欢把它用线穿成一串当项链和耳环。
25面蒿
每年清明前后,山上很多
文山人经常用来做面蒿粑粑
很好吃喔!
26乌萢
成长期是红色,熟透了就乌黑乌黑的
我们吃黑萢,小麦成熟的季节
在田间地头就能吃到
每找到一颗就有一大串
27野山梨(棠梨)
野山梨虽然长得歪瓜裂枣的
但是熟透后真的很好吃哦~
野山梨熟透后是黑色的
没成熟就有点涩口
可以用催离香蕉、柿子的方式催熟它。
28野葡萄
又名山葡萄、猪婆藤
葡萄籽粒勉强有干黄豆大
但成熟变黑时,味道很好
29克麻菜
它本名叫车前草,我们方言叫赖克麻科
感冒时妈妈总会把它和
薄荷根、花草根一起熬给我喝
还可蒸包子,煮饺子,烙馅饼等
做的馅十分鲜嫩,就是有点微苦
30刺奶儿(刺梨)
据说药用价值很高
有健胃、滋补、消食、止泻的功效
特别是刺梨富含超氧化物岐化酶(简称SOD)
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
在心血管、消化系统
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
应用十分广泛。
吃起来有点酸涩,不过泡酒很好哦~
31刺五加
刺五加是傣味里的一道常见菜
文山菜场卖20一斤左右
刺五加可以凉拌
也可炒鸡蛋或是炒瘦肉
32榆钱树
小时候清明去上坟的时候
走不动路了大人就会说
摇钱树在前面了,快去摇树发大财
那时真的以为摇榆钱树
会掉下来大把大把的钱
33酸筒杆
长在山上的水沟里的
也叫虎杖酸杆酸
摘嫩的酸筒杆,就嚼它茎里面的汁
酸酸的,味道不错
等它长粗壮了,里面就会贮存很多汁
34马齿觅
吃法多种多样,煲粥
做成馅泥做包子饺子,炒鸡丝等等
被称作长寿草的马齿觅还有药用
可以消炎止痛,止血凉血
35荠菜
好像对于荠菜大家都有一种执着的迷信
都认为春天吃荠菜可以
驱邪明目、还特别吉祥
36刺萢
一种有刺的灌木
我一直觉得它是个丑东西
因为长得实在是有点差强人意
但却独得很多人恩宠
味道非常甜
37羊奶子
大山里有一种因长相而得名的野果
每年四月便会挂满山头
由于长相实在奇特,便被称为“羊奶子”
味道很酸,熟透带甜味
38蕨菜
云南山区生长的野生蕨菜
真正的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化肥
春季的时候去掐上很多回来
过水后把苦味漂掉后
既可以就着新鲜炒着吃
也可以晒干后囤着慢慢吃
39萢儿
有的也叫它三月萢、地萢
有的是橘色有的是红色的
小的时候跟大人一起出去野炊
碰到这种野果的时候
大人总会给我们摘上一碗
让我们一次吃个够
40黄栀子
很香,而且可以做菜
可能很多年纪小的没吃过
叶竹是一味中药
我记得老人常采回来晒干做什么药剂的
快过年的时候用来做"十井把子"
41金樱子
“糖盎儿”,又叫金樱子
有刺,需用刀剖开吃
很甜,想吃它得小心刺破手。
42黄萢
酸爽的黄萢总是让人受不释手
和大人到山上干活
最开心的就是找到一颗黄萢树
摘张树叶子,把黄萢放上面
单看颜色就已经垂涎三尺
43鸭脚板
云南山里生长的一种野菜
因为它的叶片每一枝桠形状是分三瓣状
有些像鸭子的脚掌而得名
现在见的也很少了
44艾叶
小时候常去采,在路边到处都是
在农村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会有的
而且它是一种很好的药草
用它晒干后放鸡蛋煮汤
特别好吃
45蚂蚱
夏、秋季节比较多
用一根竹签把蚂蚱串起来
放到火上烤或者油锅里炸一下
很快就闻到一股很香的味道
放在嘴里又香又脆,爽!
46小根葱(野教头)
外形像葱和蒜,味道也相似。
但我觉得比葱和蒜好吃一点
47雷公菜
据说嚼起来有点脆
有一股香香的味道
可放猪油煮成油汤菜
也可与豌豆芽一起煮成素汤菜
48马桑花
马桑花别名紫桑,多花密集,花苦、凉
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颜的功效
但是具有一定的毒性,切记不要多吃
马桑花一般和鸡蛋一起调和油煎
还可以和瘦肉一起炒着吃
也可单独炒食。
49沙滩子
沙滩子,别名又叫赤地利、为炭星、白饭等。
果子成熟后会变得黑色,不过不是真的黑
其实果肉是半透明的,里面的核才是黑的。
吃起来没啥特别味道。
50油甘子
油甘子,吃它就像品味人生的旅程。
刚入口的时候是苦涩的
可是吃到最后变甜,特别是喝水后。
它有润肺化痰,生津止渴,能降低血压
增进食欲,可治喉炎和乙肝炎
常食有医疗和保健功效!
51棠梨花
食用前需焯水并多次用清水漂洗
炒食前要把花梗去掉
一般与干辣椒或肉片炒。
因苦涩味较重,炒时要多放油。
52野笋
山上的野竹子,笋很小
挖一大篮去完皮就只剩一点点
不过很好吃。
53老白花
老白花是春季常见的野菜
同时也可入药。
把老白花摘下,用热火焯一遍
炒油炸肉特好吃。
54大米泡儿(白酒泡)
这个在田埂上最多
是端午节前后山上的美味~
很甜很香。
55茶萢
茶树上一种变异茶花的果子的变异形成物:
茶萢,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其实不单是油茶,很多植物的嫩芽
花瓣都是可以直接生吃的
如榕树的芽、凤凰树的花、玫瑰花。
56羊奶果
羊奶果又名羊巴奶,含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
可以提供色素,还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
花蕾、果、嫩枝可入药。
据吃过的人说有点酸。
57酸梅子
感觉酸梅子也是挺挑地的
我们村就一个地方长这种树。
量不多,偶尔能吃几颗
非常酸,但爽。
58多依果
多依果一般是偏绿(带点橘红)
腌制过的偏黄,味酸,带涩
买到好吃的话是酸甜的。
“多依果”不仅有很大的食用价值
而且它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根据一些资料记载
多依果对于调制便秘、腹胀。
腹泻等很多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在炎热的夏季不想吃饭的话
吃几个多依果就能很好的起到开胃的作用。
其实还有很多山货
有的要么没图
有的要么记不起叫什么名字了
你还知道有哪些文山山货呢?
欢迎补充~
来源头条号文山百味
(免责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