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蘽怎么读(蓬蘽的种植方法)
推荐文章
2022年的五一小长假
与往年有些不同
人们的祝福
蓬蘽怎么读(蓬蘽的功效与作用)
从“五一快乐”
变成了
“无疫快乐”
海岛、沙滩、异域风情
变成了
青山、绿水、乡风野趣
杭州人拥有了48小时“保质期”
相同的是
小长假的第3天
新妹的朋友圈和往年一样
已经被各种野果占领了
图片来自新妹朋友圈
简单的快乐
让人瞬间秒回童年
来看看记忆中的味道
你还记得几种
↓↓↓
蓬蘽[pénglěi],朋友圈最多人采摘的就是蓬蘽。许多人在不知道它的学名之前,都非常默契地称其为“野草莓”。
江浙一带,说“苗子”,应该也会有很多人能听懂。
跟它长得很像的有蛇莓跟覆盆子,蛇莓不能吃。至于覆盆子,这个诗意名字的普及,多亏了鲁迅。白纸黑字的课本,被他描绘得勾出馋虫。
疫情之前,每年春天,总有人会出“野樱花”的赏樱地图。人们驱车数百公里,只为一睹芳颜。也有人剪下一枝,插入朴素的陶罐,古风的意味就起来了。
野樱桃个头比农村自家种的樱桃还要小上三分之一,果子一红,鸟儿就争相来吃。小时候每年都要跟鸟争食,每天都会往野樱桃树的方向张望。
现在有车厘子,有国产大樱桃,但想起野樱桃,还是觉得野樱桃最味美。
刺薹[tái],其实不过是乡野间不起眼的小草。浑身长满了刺,掐下嫩尖尖,微甜。也是童年难忘的记忆,特别是经常会被刺扎到,让人又爱又恨。
严格来说,它算不上野果,但想起童年野果,又总绕不开它。
现在想来,这也没什么吃头,但那时的快乐一直印在脑海里。
我们土话叫“酸脚管”,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威武的学名——虎杖。
据说虎杖的根入药一般叫做“黄地榆”,有着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作用,在民间常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趺打损伤、肺热咳嗽等问题。
小时候什么也不懂,看别人吃,自己也眼馋。但虎杖其实蛮酸的,现在想起来,都口舌生津。
桑葚大家都不陌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算野果。江南蚕桑文化绵延千年,小时候很多人人家还养蚕。
吃桑葚要小心,沾在手上和衣服上,不容易清洗。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潦草,肆意畅快,从不在意这些(主要是小时候衣服妈妈会洗.JPG)。
现在各大超市也能看到有桑葚在卖,曾花钱买过,味道寡淡,价格也不便宜。还不如自己亲手采摘,能吃个够。
胡颓子,水分不多,味道也比较平淡,所以采摘的人相对比较少。很多人就算遇到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胡颓子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萜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质氧化、抗炎镇痛、免疫等。
胡颓子品种不同,结果也有差异。浙江大多数都是图上这种小小个的。虽然味道普通,但能遇到也是靠运气呢。
图片来自新妹朋友圈
山野滋味,是童年的味道。
心理学上将特定时间、空间发生的特定事件产生的记忆,称为情景记忆。这种记忆,哪怕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你还记得那片山野乡村,和那颗酸酸甜甜的野果……
这些童年野果你都吃过吗?你们那儿的方言是怎么称呼这些野果的?欢迎留言告诉新妹~
最后,新妹提醒:哪怕再想念童年的味道,也不要随意在路边采摘野果,因为它极有可能打了农药,要是再一不小心认错了,野果变“毒果”,那问题可就麻烦了!
来源:中科院之声、富阳发布等综合
编辑:胡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