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蝼蛄危害及防治方法(马铃薯虫图片)
时间:
推荐文章
马铃薯蝼蛄属于直翅目,各地普遍发生。河北、山东、河南、苏北、皖北、陕西和辽宁等地的盐碱地和沙壤地为害最重。
马铃薯蝼蛄危害及防治方法(马铃薯虫图片)
马铃薯蝼蛄为害症状和生活习性
蝼蛄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的地下害虫。蝼蛄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造成幼苗枯死或缺苗断垄。蝼蛄在华北地区3年完成一代,在黄淮海地区2年完成一代。成虫在土中10~15厘米处产卵,每次产卵120~160粒,最多达528粒。卵期25天左右,初孵化出的若虫为白色,而后呈黑棕色。成虫和若虫均于土中越冬,洞在土壤中最深可达1.6米。
马铃薯蝼蛄防治方法
①毒饵诱杀。可用菜子饼、棉子饼或麦麸、秕谷等炒熟后,以25千克食料拌入90%晶体敌百虫1.5千克。在害虫活动的地点于傍晚撒在地面上毒杀。
②黑光灯诱杀。于晚间7~10时在没有作物的平地上以黑光灯诱杀。尤其在天气闷热的雨前夜晚诱杀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