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的管理养护技术
推荐文章
一、引言
香榧,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营养的坚果类食品,因其独特的香气和美味而受到广泛欢迎。香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坚果食品。然而,香榧的生长、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病虫害、天敌害、土壤污染等,影响了香榧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香榧的管理养护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香榧的种植、加工和储藏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香榧的生长环境与病虫害防治
1.生长环境
香榧喜温、湿,喜欢在低山丘陵、深厚松土、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其对土壤的要求较高,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2%,深厚的黄壤或红壤土质最佳。香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较高,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年温≥12℃,最低生长温度在5℃以上。
2.病虫害防治
香榧常见的病虫害有香榧扁担虫、香榧实象、香榧炭疽病等。
(1)香榧扁担虫
香榧扁担虫是香榧最常见的病虫害之一,严重危害香榧的生长发育。香榧扁担虫呈椭圆形,长12-18mm,宽5-8mm。虫体头部为褐色,两侧为淡黄色,口器发达,吸食香榧汁液。防治方法包括:
a.化学防治:在香榧生长期间,每隔10-15天用80%的甲基托保松或50%的硫磺悬浮液喷雾,可有效控制香榧扁担虫的传播。
b.物理防治:及时清除香榧叶片上的病虫害残体,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2)香榧实象
香榧实象是一种主要由雄香榧引起的不实果穗。实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香榧树传粉时期缺少足够的花粉或花粉已败坏,无法完成授粉与受精。防治方法包括:
a.人工辅助授粉:在香榧开花期间,辅以人工授粉,提高授粉效率,以减少空果和畸形果的比例。
b.改善树体状态: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体抗逆能力,预防或减轻实象发生。
(3)香榧炭疽病
香榧炭疽病是一种由香榧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香榧的叶片和果实。病菌特征为病斑黄褐色,边缘稍内卷,似“花斑病”。防治方法包括:
a.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菌的传播,预防病害的发生,如及时清除病菌残体,减少病菌的滋生。
b.合理使用农药:在香榧生长期间,合理使用杀真菌农药,如喷洒80%的甲基托保松或50%的硫磺悬浮液,可有效控制炭疽病的传播。
三、香榧的管理养护技术
1.土壤管理
香榧对土壤的要求较高,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2%,深厚的黄壤或红壤土质最佳。为提高土壤的肥力,提倡施用农家肥,如牛粪、堆肥等,并配合适量化肥。
2.树体管理
(1)整形修剪:香榧树具有自然开心形,可整形为轻剪、中剪或开心的状态,以维持树势。
(2)病虫害防治:在香榧生长期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蔓延。
3.果实管理
(1)香榧采摘:香榧果实成熟后,由绿变黄或由黄变红时即可采摘。采摘时,要挑选果形整齐、果皮光滑、果肉饱满的香榧。
(2)香榧储藏:将采摘的香榧果实在阴凉干燥处晾晒,并摆成串,通风储存。
4.环境调节
香榧适宜在低山丘陵、深厚松土、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生长。要避免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种植香榧,以保证香榧的品质。
四、结论
香榧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营养的坚果类食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香榧在生长、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