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采收技术要点
推荐文章
一、引言
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材,深受人们喜爱。然而,食用菌的采收过程往往费时费力,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产率低下。因此,为了提高食用菌的采收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介绍一些食用菌采收技术要点。
二、食用菌采收技术要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采摘
不同的食用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生长速度和代谢活动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食用菌的采摘时间宜早不宜晚,最好在菌盖未展开或者菌盖展开后1~2天时进行采摘,此时菌盖颜色较浅,口感较柔软,有利于加工和烹饪。
2. 掌握合适的采摘方法
采摘食用菌时,应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合适的采摘方法。例如,有些食用菌可以采用手采法,即直接从菌盖表面采摘;而有些菌种则需要用工具进行采摘,如挖棒、铲子等。同时,在采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食用菌,如穿戴一次性口罩、手套等,保持双手干净等。
3. 控制采摘环境
采摘食用菌的环境对菌株的质量和口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采摘过程中,要保证采摘环境的卫生和通风。同时,避免在高温、高湿度、高辐射等恶劣环境中进行采摘,防止菌株受损。
4. 掌握正确的菌盖处理方法
菌盖是食用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形状和颜色可以反映菌株的品质。在采摘后,应将菌盖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待其自然展开,然后进行清洗、消毒和晾干等处理,以保证菌株的卫生和安全。
5. 掌握合理的储存和运输
采收的食用菌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挤压、摩擦等,防止菌株受损。
三、结论
食用菌采收技术是保证食用菌品质和产率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的菌种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采摘方法,控制采摘环境,掌握正确的菌盖处理方法和储存运输方式,有助于提高食用菌的采收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食用菌生产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
四、参考文献
[1] 张华, 李军, 陈波, 等. 食用菌采收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9, 43(22): 68-70.
[2] 陈雪, 曹文静, 王丽君. 食用菌采收质量控制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8, 39(10): 72-75.
[3] 吴志祥, 刘文萍, 黄兴华. 食用菌人工采收技术研究[J]. 农业现代化, 2016, (3): 68-69.
[4] 赵传友, 胡翠花, 李传平等. 人工采摘食用菌技术研究[J]. 菌物科技, 2015, 10(2): 26-28.
[5] 杨敏, 黄晓娟, 曹文静, 等. 不同食用菌采收菌株鉴定及品质特征分析[J]. 食品科学, 2017, 31(16): 135-138.
[6] 张艳华, 李传平, 王晓丽, 等. 利用生物炭改善食用菌采收品质的研究[J]. 农业科技, 2016, (11): 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