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苗“戴帽”如何防治,黄瓜苗戴帽是什么原因?
推荐文章
黄瓜苗“戴帽”的防治与原因
一、黄瓜苗“戴帽”的原因
黄瓜苗“戴帽”现象,主要是因为育苗床土含水量过大,再加上地温低,使种皮粘在种子上,紧紧把种子包住,使种子不能顺利发芽。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春季,由于温度低,出苗慢,种皮干燥,不易脱落。
二、黄瓜苗“戴帽”的防治
1. 浸种催芽:在播种前,先将种子用凉水浸泡1~2小时,然后催芽。将催芽床的湿度控制在最低限度,以保持种子不失水不干燥为标准。这样,在催芽过程中可始终保持种子的正常发芽能力。
2. 挑除“帽子”:当有70%以上的幼苗顶土时,用手指或小木棍挑开种皮,将“帽子”弄掉。注意不要伤及胚芽。
3. 浇水降温:床内表土干燥,而种皮仍很湿润的情况下,难以将“帽子”取下时,可适当浇水,使床土变松软后,即可将“帽子”取下。
4. 营养土准备:床内营养土准备得不足,或床内配制的营养土太粘太湿,易出现“戴帽”现象。在播种前将营养土准备好(1/3腐熟的有机肥、2/3田园土过筛,二者混合均匀),以备补苗。在补苗时用手与种子一起埋入营养土中,既补了苗又把粘在种子上的种皮一并埋入土中而脱落。
5. 浇透水:播种前浇透底水,种子可直接沾在湿床面上。但一定要在床上表面稍干时再播种,以防湿度过大影响发芽。
三、防止死苗、缺苗
对未戴帽的幼苗要及时采取措施:补苗、移苗、浇水施肥等措施防止死苗或出现缺苗现象。
四、加强管理
1. 温度管理:定植后要适当提高地温以促进缓苗。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5℃以上。放风时要根据棚内温度和棚膜上的露珠大小灵活掌握放风口的大小,以保持棚内适宜的空气湿度。当棚外温度接近气温时可将风口全部关闭,进行闷棚,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的发展。当棚内湿度偏高时,可在上午浇一次小水以降低湿度。
2. 浇水施肥:黄瓜缓苗后要及时浇水施肥(最好用腐熟的人粪尿),并随水追施适量硫酸铵等氮肥以提高瓜苗质量。以后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湿度、植株长势灵活掌握。一般采取小水勤浇的原则。浇水宜在晴天的上午进行。阴天尽量不要浇水,以免降低地温。阴雨天温度较低时不要浇冷水,要用温水进行浇水以防低温高湿导致瓜苗沤根死棵。进入盛瓜期后可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或腐熟的有机肥,并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以保证产量。
3. 防治病虫害:黄瓜苗期易发生猝倒病、炭疽病等病害和潜叶蝇、蚜虫等虫害。要经常检查幼苗的生长情况,发现病株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常用的药剂有恶霜灵、霜脲氰、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和吡虫啶、吡虫噻虫等杀虫剂。这些药剂应根据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以保证效果和使用安全。
以上就是黄瓜苗“戴帽”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要保证黄瓜苗的健康生长,必须从育苗阶段开始就做好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