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园艺知识 > 种植技巧 >野荸荠(野荸荠用什么药防除)

野荸荠(野荸荠用什么药防除)

时间:

野荸荠(野荸荠用什么药防除)(图1)

野荸荠

野荸荠是根据它的叶子叫的名称,这种叫法也许只有我们家乡才会这样叫,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也无从查证,因为从我们有记忆开始就这样叫了,而事实上它的学名叫灯心草,这种草当前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福建等多省份,灯心草最高有50厘米左右,爱生长在稻田里或是边上,如果它没开花的时候,不仔细看叶子有时还以为是水稻,因为它的叶子是管状,比较细长,它会结出菱形状的散状果子,星星点点的挂在叶尖上,远点看没啥好看,等走进渐渐的观看还是挺有欣赏价值的,它的作息和水稻差不多,等到秋天的时候也会枯黄,种子掉落越过冬天,开春后又开始生根发芽。

野荸荠(野荸荠用什么药防除)

灯心草外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起来就是一株很普通的野草,外貌虽然如此,但它的价值却颇为珍贵,灯心草在它枯黄前可以采收回来晒干,然后在抽取它的茎髓,乳白色的非常好看,这时很脆容易被折断,所以要小心的把它整理好,然后在把它绑在一起晒干,在收起来方便使用,灯心草茎髓含有蛋白质,在炖汤的时候可以放一点,味道还挺鲜的,在本草纲目里有记载,灯心草可以降心火,通气还能散肿止疼,所以喝它熬制的汤品还可以启到治疗这些症状的效果,灯心草也可以用来泡茶喝,味道淡淡的,喝的时候还可以加点冰糖就很好喝了,不过它的性质有点寒,肠胃虚寒的要少喝,灯心草在吃喝上,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偏方和用法,在药用上它也能提供很多用处,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

野荸荠用什么药防除

野荸荠是稻田一种莎草科杂草,灰绿色,有长的匍匐根状茎,秆多,丛生,直立。以球茎繁殖为主,球茎上生有多个芽,最初由芽形成的植株被切断或被除草剂杀死后,球茎上的其他芽又会很快萌发,形成新的植株,给防治带来困难,被认为是一种很难防除的稻田杂草。

生产上一般用氯吡嘧磺隆防除野荸荠有较好的防效,市场上供应的产品有3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茎叶处理喷雾防除野荸荠。每亩用量2.03~3.01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除野荸荠等莎草科杂草,对水稻安全性好。施药时不用考虑水稻的生育期,药物能被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因而可以进行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苗后茎叶处理可以每亩用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效果好。或者在水稻2叶1心期,每亩用750克/升二甲四氯二甲胺盐水剂,对野荸荠、异形莎草、鸭舌草等水稻田杂草有较好效果,一般在水稻2叶1心期施用,每亩用量不超过20毫升;水稻4叶期以上可以每亩用30~40毫升,高温天应在早晚施药,施药前排干田水,施药后1~2天复水。注意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水稻拔节后严禁使用。

野荸荠的图片

提起野荸荠,相信70后之前的农村条友都不陌生,野荸荠是我们那一代人儿时的美味零食,但这种零食要自己动手才能获得。

野荸荠属于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农村的水稻田中,沟渠边,浅水滩边。

水稻田中的野荸荠,被归属于杂草,早年前没有农药,人们要用手将野荸荠一棵棵薅掉。当野荸荠结有果实时,薅草的人们也会顺其根茎,扣出野荸荠果实,就在田间洗吧洗吧就扔进嘴里,甘甜并带有点泥土味,但是人们都爱吃,尤其是农村的小孩子们想方设法找着吃。

野荸荠有大小两个品种,小品种的有大豆般大,其叶茎牙签一般粗;大品种比市场人工种植的荸荠要小三分之一,茎杆筷子般粗。野荸荠茎杆是圆柱状,且笔直的,杆茎顶头会开花,几乎没有叶子。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农药的普遍使用,水稻田中的杂草渐渐稀少,农民们不用一整天一整天的在田间弯腰薅草了,这其中野荸荠也渐渐少了踪迹,慢慢脱离了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