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园艺知识 > 种植技巧 >枯枝牡丹(枯枝牡丹花)

枯枝牡丹(枯枝牡丹花)

时间:

枯枝牡丹(枯枝牡丹花)(图1)

枯枝牡丹

枯枝牡丹,生于江苏盐城,以便仓出产者为上品,以奇、特、怪、灵著称于世,与琼花、并蒂莲一道被誉为江苏三绝、花中奇葩。顾名思义,牡丹花开之时枝叶枯萎而花朵艳丽。古典小说《镜花缘》及明、清《盐城县志》均有描述和记载。从宋末至今,已七百年余年,历经朝代更替,沧桑巨变,经受战火摧残,始终不败。如昭示真如佛性,“非世俗之理,是出世之道”的稀有物化存在。

枯枝牡丹(枯枝牡丹花)

枯枝牡丹每年都是谷雨前后3日内开花,花信儿准确无误。此时,满园花开,姹紫嫣红,犹如胭脂凝成,芬芳馥郁。主干却似饱经风霜,如干柴一般。更奇的是,正常年份,每朵花多为十二瓣;闰年,每朵花多为十三瓣。花分紫红、粉红两种,花蕊金黄。每年谷雨前后,这里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枯枝牡丹花

“年年谷雨花似锦,岁岁观花人如潮”。盐城市亭湖区便仓枯枝牡丹园中的牡丹花已如期盛放,她们争奇斗艳、竞相绽放,装点着明媚的春色。

便仓枯枝牡丹有着悠远的历史。古典小说《镜花缘》及明、清代编修的《盐城县志》中均有记载。卞氏元亨在溯源牡丹诗中云:“世祖恩荣紫衣时,牡丹移自洛阳枝”。这正道出了便仓牡丹的来由与渊源。据考,卞氏祖先卞济之,字仁坡,宋时官陕西参知政事(正二品)。元人侵入,卞济之弃官南下,路经洛阳携回牡丹红白二木植于姑苏枫桥住处,后又迁徙至盐城东溟建祠辟园,名贤书赠“国色天香”、“枯枝不朽”、“吉祥盛瑞”等金字匾额。牡丹名品有四,为何仅取其二?卞氏宗谱云:植花明志,取其红者,经示报国忠心;取其白者,经示为官清正。元末,济之孙卞元亨又将红、白二木分十二株,植满东西两台,日渐滋生,久而益茂,并以“枯枝花异”之奇,名噪乡里。

枯枝牡丹的传说的故事

作者:陆碧波、张志祥、优丹祥

卞元亨(1325—1415)晚年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盐城便仓人。便仓枯枝牡丹园主。能诗善吟,武功高强,辅助张士诚八年。著有《柏门诗集》、《牡丹诗》等。

卞元亨塑像

卞元亨元泰定二年(1325)出生在官吏世家,其祖父卞济之系苏州枫桥人,北宋末年在陕西任参知政事。卞济之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北宋败亡后,卞济之隐退姑苏城,后举家迁至盐城便仓。卞济之从洛阳携回红、白二枝牡丹,植花明志,取红者,以示报国忠心,取白者,以示为官清正。卞济之后裔卞仕震曾任元朝两淮盐运副使,中年无嗣,往扬州真武庙,祷神求子,一年后生元亨。

传奇英雄

卞元亨生得丰额高额,骨清神伟,从小不仅臂力过人,还能吟诗作文。其时,便仓以东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乡人莫敢近,卞元亨愤然发誓:“昔周处父射虎斩蛟,以除民害,吾当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