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园艺知识 > 种植技巧 >牡丹一朵值千金 将谓从来色最深(牡丹一朵值千金全诗)

牡丹一朵值千金 将谓从来色最深(牡丹一朵值千金全诗)

时间:

牡丹一朵值千金 将谓从来色最深(牡丹一朵值千金全诗)(图1)

#春日生活打卡季#

牡丹花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牡丹一朵值千金全诗)

名花牡丹,国色天香。

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艳丽饱满,端庄大气;

千姿百态,芬芳袭人。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因其花红,故谓“丹”。

牡丹,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两米,分枝短而粗。叶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或见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复叶二回三出,近枝顶偶见三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是重要的观赏植物,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因其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是中国特有的名贵花卉,原产于我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大多由紫斑牡丹与稷山牡丹杂交而成,因发现了其独特的药用和观赏价值,从而变野生为载培。至今已有长达四千多年的栽培史。

牡丹文化源远流长。始于隋,兴于唐,盛于宋。《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今洛阳西苑公园一带),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赫红、飞来红、袁家红、酔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等。

唐代早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长安牡丹得到了迅猛发展,还出现了以种植牡丹为生的职业花师。《龙城录》记载: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事物纪原》记载:“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

《清异录》记载:后唐庄宗在洛阳建临芳殿,殿前植牡丹千余本,有百药仙人、月宫花、小黄娇、雪夫人、粉奴香、蓬莱相公、卵心黄、御衣红、紫龙杯、三支紫等品种。

宋代时期,洛阳成为当时的牡丹栽培中心,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对牡丹的研究也有了长足进步。

山东菏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一千二百八十多品种。人间最美四月天,牡丹次第绽放,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好似仙境。

牡丹花开富贵,色泽艳丽,富丽堂皇,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象征。其雍容华贵、吉祥典雅的形象寓意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在民间被称为中国的国花。

牡丹也受到民众的喜爱。被民间广泛种植载培,长期培育发生变异,出现许多花色变种,目前已形成四大种群、十大花型、九个色系,一千七百多个品种,花色多姿多彩,还培育出自然界少见的黑牡丹和绿牡丹花。栽培范围己由长江、黄河流域扩展至全国各地,如今在中国东北、东南等地,内蒙、新疆、西藏、台湾等多个边疆省份也有栽培。

牡丹产业方兴未艾。观赏、医用、油用牡丹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生产、加工、销售链条日益完善,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丹

唐代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

唐代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戏题牡丹

唐代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牡丹

唐代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

唐代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赏牡丹

唐代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蓤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今日头条##石家庄头条##邯郸头条##春日鉴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