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园艺知识 > 种植技巧 >冬枣缩果病的防治技术

冬枣缩果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

冬枣缩果病的防治技术(图1)

冬枣缩果病是一种常见的冬枣病害,能够导致冬枣果实缩小、畸形,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从发病原因、症状、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冬枣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发病原因

冬枣缩果病是由一种名为东亚放线菌(Pseudomonas putida)的细菌引起的病害,该细菌主要在果皮表面寄生,引起果实缩小的同时也会导致果实畸形。病菌在冬枣生长期间通过雨水、昆虫等途径传播,因此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关键是控制传播源。

二、症状表现

1. 果实缩小

早期症状表现为果实缩小、畸形,且形状不规则。随着病害的发展,果实逐渐变小,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鲜艳变得暗淡。

2. 果实畸形

除了果实缩小,该病害还会导致果实畸形。例如,果实的顶部会变得厚实,形成一个小肿块;或者果实的腰部会变得粗壮,导致果实不能正常下垂。

3. 落叶

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冬枣叶片也会出现落叶现象。这是因为病菌通过叶子侵入果实,导致叶片感染落叶病。

三、防治技术

1. 加强预防措施

在病害发生前,应加强冬枣的管理,增强其抗病能力。例如,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果实发育,增强树势;及时清除病菌,减少病害传播源。

2. 做好病害监测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经常监测果实情况,及时发现病害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害发展。

3. 药剂防治

喷施放线菌可有效抑制病害发展,具体药剂防治应根据病害发生情况进行具体操作。一般喷施时间为落叶病发生高峰期,即秋冬季节。

4. 加强冬季管理

冬枣在冬季要适当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可采用环剥、涂白等方法进行保护。

冬枣缩果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害,对冬枣产量和品质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日常管理,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