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鸢尾播种后注意什么(鸢尾播种后多久发芽)

鸢尾播种后注意什么(鸢尾播种后多久发芽)

时间:

鸢尾播种后注意什么(鸢尾播种后多久发芽)(图1)

1. 鸢尾播种后注意什么事项

鸢尾又名蓝蝴蝶、扁竹兰,花色艳丽,花型优雅迷人,很多家庭都喜欢养殖,但是鸢尾花是有毒的。

鸢尾全株有毒,根茎和种子毒性最强,尤其是新鲜的根茎最毒,动物误食会出现呕吐,消化器官出现炎症,造成肠胃道出血和严重腹泻。不过鸢尾花的香味是没有毒的,只要不是误食,室内养殖也没有问题,但是有孩子和宠物的家庭就建议不要室内种植了。

鸢尾播种后注意什么(鸢尾播种后多久发芽)

2. 鸢尾种子多久发芽

1、播种时间

蓝花鸢尾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种植,一般选择在春秋季节播种最为合适,这两个季节温度适宜,阳光充足、降水量充足,对于蓝花鸢尾发芽以及生长都是非常好的,具体的播种时间需要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

2、种子选择

在种植前种子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质量高的种子发芽率高,所以大家在挑选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选种,挑选完整无损、颗粒饱满的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能够大大的提高发芽率。

3、播种方法

蓝花鸢尾种子在播种前需要提前整理好土地,将土壤翻耕犁碎,清除杂草,施足底肥、将地整平并浇透水,再进行播种。这个时候可以将蓝花鸢尾种子播种到土壤中,覆土浇水,大概半个月就能出苗。

4、管理方法

蓝花鸢尾对于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杂草的清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杂草的情况,要及时的清除杂草,还需要进行病虫防害,并且它开花的时候是非常漂亮的,为了延长它的花期时间,可以适当的浇水以及施肥。

3. 鸢尾花播种

一、盆土鸢尾花盆栽时要选择透气性好的花盆,最好选陶瓷盆、瓦盆,这样的材质利于根系呼吸。还要配制适宜的土壤,土壤必须是松软、透气、排水性好的,建议用河沙、珍珠岩、泥炭土混合配制,最好再掺杂腐熟的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这样配制出来的土壤更利于生长。

二、光照鸢尾花喜光,只有接触到充足的光照才可促使它旺盛生长,更好的开花。平时最好放在采光好的环境下,尽可能多晒太阳。除了夏季的强光之外其他时间段都可接受全天的光照,光照越是充足长势就会越好。夏季若是长时间暴晒,叶片容易被晒伤。

三、浇水鸢尾花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但不耐水涝。盆栽养护的时候要控制好浇水的量,土壤微湿就行,严禁出现积水情况。正常情况下是间隔一周浇水一两次,夏季的温度高,水分蒸发的快,则需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两三天就要浇一次。入冬后则严格控水,整体让土壤微干些,避免土壤冻结。

四、施肥鸢尾在生长旺季消耗的养分是比较多的,需要给它追肥,合理追肥才可促使旺盛生长,也会更好的开花。一般是一个月追肥一次,施加稀释的肥液就行。开花前后还是施加磷钾元素的肥液,及时补肥,补充养分,促使更好的开花。

五、温度鸢尾花喜欢温暖的环境,耐寒性以及耐高温能力都有限,为了促使更好的生长,夏季和冬季必须要采取控温措施才行。夏季要将它放在通风好、稍微阴凉的环境下,冬季则需搬到室内,避免受冻。

六、注意事项养殖鸢尾花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必须要加强通风、控制好湿度。一旦发现病虫害情况要及时喷洒药剂来防治。

4. 鸢尾播种方法

一、适时种植

鸢尾花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夏末,主要是通过种球进行种植,这样效率会比较高,种球适合种植的时间是在夏天的八月份左右,最晚的种植时间不能超过初秋,此时的光照和温度有利于种球的生长,能够积累足够的养分和能量来应对寒冷的冬季。如果是在南方温暖地区的话,初秋的时候还比较暖和的话,最晚也可以在九、十月份的时候进行种植。

二、选地配土

如果是地栽种植的话,需要选择采光条件好的位置,并且对土壤进行施肥和翻耕,保证基质具有足够的养分和疏松性,这样在种植鸢尾之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环境。若是盆栽种植的话,一般是使用腐叶土、河沙、菜园土和饼肥进行配制,饼肥需要充分的发酵腐熟之后才能使用。

三、进行种植

对鸢尾花的种球进行处理,把种球上面的叶片都剪掉,之保留十厘米左右的长度即可,这样能够减少养分和水分流失,帮助种球更好的度过适应期。在基质上挖一个和种球高度相等的小坑,能够装下它的根系和种球即可,种球露出土壤表面一部分,帮助它呼吸新鲜的空气,能够防止种球被闷坏。

四、栽后养护

栽种完成之后马上给它浇一次透水,并且保持它的生长环境处于较为温暖的水平,地栽的最好遮阳的工作,如果是盆栽的话把它放在散光的位置,避免长时间阳光暴晒。

5. 鸢尾播种后注意什么事项和禁忌

选择饱满、成熟的鸢尾种子,按照一两厘米的间隔播种在疏松的土壤中,上面覆盖一层3-5厘米的细沙,将花盆慢慢放入清水里,不要淹没盆口,等到土的表面湿润之后,再慢慢的提出来,放在光照适宜的地方。

种子处理

种植鸢尾时需要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一天,之后需要将种子放在合适的土壤中种植,鸢尾花生长速度很快,养护得当时种子十天左右就能萌芽,之后便会长出真叶。

种子发芽

鸢尾播种到出芽需要7-10天,鸢尾种子的出芽速度是比较快的,用浸水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催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浸水时间不需要太长,水温不可以过高。

种子出苗

鸢尾种植之后可以浇一次透水,千万不能过多浇水,避免长期处在潮湿状态下,之后要等到土壤干后再次浇水,控制好土壤的温度,最适宜的温度控制在16-18℃之间,刚开始不要见强光,后期提供充足的散光养护即可。

6. 鸢尾栽培要点

分株,选择长势健壮的鸢尾花的根茎进行切割,通常而言,选择切割的根茎块最好连带着2-4个芽眼为宜,同时对于切除下来的那部分需要把上面的叶子进行剪除。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可以使得根块茎的养分消耗更少一些,从而使得在分株繁殖时,植株更为快速的生长。除此之外,分株需要在鸢尾花的花期过后在进行分株,因为此时的芽眼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分化。

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切下来的块茎,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宜过薄,若是块茎种入的深度过深,就会影响鸢尾花的开花,甚至会导致它不能正常的开花。所以在进行分株入盆进行栽种的时候,没入土壤的部分大概占块茎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可。并且每个块茎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约25-35厘米较为合适。在分株栽种完成之后,可以添加适量的复合化肥,也可以是腐熟的粪肥或者饼肥。在化肥上铺上一层适量的沙土就完成了。

最后就是日常管理工作了,环境的温度是保持鸢尾花能否顺利育苗的重要因素,在出苗之前最好是在室内培养,这样温度比较容易把控,在15-20度时鸢尾花的出苗成功率是较高的。待长出一定的真叶之后,可摆放在室外进行栽培,此时温度也不能过高,在28度以上时就要对鸢尾花进行遮阴措施,并且在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要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另一方面就是添加水分了,无论在哪个时期都要保证盆土的湿润,适宜的湿度对于鸢尾花的开花影响是很大的,切忌不能等到盆土干燥时再进行浇水,此时很可能为时已晚。其结果有可能导致开花时花朵的提前凋谢或者枯萎。

若是在陆地进行栽培的鸢尾花,有可能在田间出现一定的杂草,如果是少量的杂草,可以进行人工的除草,若是杂草较为茂盛,则可以选择喷洒适量的除草剂进行除草,使用的次数最多不能超过2次,同时喷洒后,植株需要进行一定的清洗。

7. 鸢尾播种后注意什么事项呢

一、种植时间

鸢尾一般都是用分株法来繁殖的,从它的生长习性、生长情况来看都是选开花后进行分株的。开花后分株对它的影响小。具体是春季末到夏季初之间,这时的气候也适宜,种下后可很快恢复生长。另外,选在春季或者秋季种植也行。

二、准备土壤

鸢尾对土壤的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最好还是配制松软、通透性好的土壤,这样的土壤环境下可更好的生长。如果是盆栽,可在园土中掺杂腐叶土、河沙以及骨粉。如果是地栽,要整理地块,还要施加基肥。

三、处理根状茎

将鸢尾花从土壤中取出,然后准备锋利无毒的刀具,直接从根部切割开,还要将根茎上面的叶片剪掉,减少水分、养分消耗。注意,每个块茎上都要带有两三个新芽才行,这样种下之后才可保证成活率。

四、种植方法

土壤备好,鸢尾处理好之后就可种植。直接将根状茎种在土壤中,压实周围的土壤,并浇灌透水就行。种下后还要提供温暖、通风好且光照足的环境,发现土壤干还要及时浇水,这样才可保证成活。注意,若是夏季初种植的,光照强烈,需及时遮光,不可暴晒。

8. 鸢尾播种后注意什么事项和方法

鸢尾想要生长的更加旺盛需要适当为它施肥,很多人在种植植物前,习惯在土壤中加入基底肥,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植物生长。但其实鸢尾的种植则要相反,因为这个时候鸢尾还没有生长出可以吸收养分的根系,施加底肥会加重土壤的盐分含量,容易减慢生根速度,容易起到反作用。

当鸢尾长出4片叶子左右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它适量施一些复合肥。这个时候施肥其实是再为它的花期储蓄养分。

每年秋季也要为鸢尾施一次肥,这个时候施肥的目的是为鸢尾积累营养,提高御寒能力。而进入冬季后,它会开始休眠停止生长,这个时候则不用再给鸢尾施肥了。

给鸢尾施肥用什么合适在鸢尾生长期或是花期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为它施肥。施肥的肥料可以选择复合肥或是腐熟后的薄肥,这样是因为生长期和花期对养分的需求较高,施肥可以为它弥补消耗过大的养分,还可以提高观赏价值。

花期过后,我们应该及时将鸢尾的残花清理掉,然后为它施一次肥,这样对它以后的生长更加有利。在给鸢尾施肥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选择含氟的肥料,因为它对于氟元素较为敏感,对生长没有好处。

9. 鸢尾播种后多久发芽

鸢尾花一般在春、秋两季种植,春季一般在2-4月份进行,秋季一般在9-11月份进行。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区来确定。

以下是鸢尾花的种植方法:

1.选好场地: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场地,鸢尾花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2.准备土壤:将土壤松散、平整,有机质充足的土壤最适合鸢尾花生长。在土壤种植前,可以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3.种植:将鸢尾花的球茎埋在土壤中,一般埋在地面深度的2-3倍左右,球茎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品种和球茎的大小来确定。种植后,轻轻压实土壤,以便将球茎与土壤紧密结合在一起。

4.浇水:种植后,需要及时浇透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鸢尾花的生长发育。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5.施肥:在生长期间,可以适量施入含氮、磷、钾的肥料,以促进鸢尾花的生长和开花。

需要注意的是,鸢尾花是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地里生长2-3年,但也需要注意及时更新球茎,以保证其生长的健康和品质。

10. 鸢尾栽种时间

鸢尾的生长周期长短取决于品种、种球的处理、生产地点(温室或露地)和生长温度。因此,不同的品种很难确定确切的栽培周期。在可加热的温室中,温度调整后不同鸢尾品系的栽培周期顺序如下:

Ideal 类 : 50-60天

Prof. Blaauw类 : 60-80天

Blue Magic 类 : 70-90天

Tingitana 类 : 70-90天

小球类 : 65-85天

其他类 : 55-75天

1、生长温度

种植后温度是最生要因素,温度在5度以上,最高温度在20度左右,最适合的温度在17度左右。

2、生长湿度

理想的相对温度在75%左右,注意避免湿度大幅度变动或湿度逐步变化。在温暖的晴天、荫天或潮湿的天气里,相对湿度往往较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需要通过同时加热和通风来降低湿度。

3、遮荫

遮荫可以控制温室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光照强的月份中,通风的温室和露地温度都过高(高于25℃),在这种情况下,遮荫同时通风可抑制切花品质的下降。

4、施肥

常用于温室蝴蝶兰的化学肥料有硝酸二氢钾、复合肥以及一些兰花专用花肥等。施用方法为加水至2000倍稀释液后用人工喷施或加入自动喷灌系统中喷洒。按蝴蝶兰生长期的不同,施用化学肥料的成分应有所区别,其肥料氮、磷、钾的比例是,中小苗营养生长阶段为20:20:20;大苗和开花植株为7:11:27。施肥间隔时间应以7至10天喷施一次为宜。

11. 鸢尾播种育苗技术

是一味中药,可以制作有机饲料,还可以育苗。

宿根鸢尾常用分株繁殖法,球根鸢尾多采用鳞茎繁殖法。对于播种而言,此法使用比较少。

因为在大众眼里,都觉得鸢尾花用种子播种繁殖非常不容易,而且长成实生苗也需要花上2-3年的时间。

一般来说鸢尾花的种子就比较适合在秋季进行播种,通常在夏末秋初的7-8月份进行播种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