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缩叶病(桃树缩叶病主要农药)
桃树缩叶病
说到桃的缩叶病,在2015年之前我了解的很少,尽管自己是学习果树的,因为毕业后一直在山东从事果树技术推广,这种病害在山东很少发生,在南方发生较重。具体了解到这病害的严重表现是在2015年4月受贵州一农业部门邀请去遵义果园看到这病害。最近认识的果友有发来图片,咨询桃缩叶病该怎么防治效果好?结合自己了解及通过网络指导果农防病的情况做个介绍。
桃树缩叶病(桃树缩叶病主要农药)
2015年4月在遵义余庆松烟镇调查桃开心形改造及缩叶病发生情况
在山东费县桃园没有发现桃缩叶病的发生
(1)桃缩叶病发生范围
桃缩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世纪初欧洲首先报道,我国最早记载是19世纪末。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春季潮湿的沿江河湖海等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内陆干旱地区发生很少,从地理位置来看,长江流域一带及往南发生的较多。最近发来桃缩叶病问题的果友有贵州、四川、重庆、湖南、广东等地的朋友。
桃树缩叶病主要农药
缩叶病是桃树春季常见的一种病害,受害的叶片肿胀皱缩,并大量脱落,不仅会对当年桃树种植收益产生严重影响,也会影响桃树次年的生长,逐步降低其后续的种植产量,甚至可能会使桃树出现早衰死亡问题。
最近有不少朋友反映,桃树出现叶片卷曲皱缩的情况,大部分是这个病闹的!
缩叶病,听名字就知道,是主要危害桃树叶片的。此外它还可侵染桃树的花器、幼果等。
由于缩叶病的病原菌会以孢子在桃芽鳞片外表或芽鳞间隙中越冬。因此,在下年春季温度回升后,桃芽萌发时便可受到侵染,很多嫩叶刚抽出来就是显症的。
发病初期,病叶较健叶厚,伴有明显的卷曲变形,并微微泛红。
在展叶后,卷曲的部位会集中,且皱缩程度加深。
随着病情加重,病部急速肿大,有的甚至全叶呈波纹状,质地变脆,叶肉也从最初的灰绿色逐步变成了紫红色或红色。
桃树缩叶病及其防治措施
1.缩叶病为害症状
桃树缩叶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以为害新梢和幼果。
叶片在春季从芽鳞抽出时受害,初期叶片显现出卷曲、皱缩状,叶色发红。随着嫩叶的生长,感病部位增大、变厚、变脆,呈淡黄色至红褐色,叶片卷曲、皱缩程度加剧,整个叶片呈波浪状凹凸,严重时叶片完全变形。发病后期病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粉状物,最后病叶变褐,干枯脱落。
新梢受害呈灰绿色或黄色,比正常的枝条短而粗,感病枝条上病叶从生,受害严重的枝条也会枯死。
果实受害易导致落果。幼果染病,初生隆起的黄色至红褐色斑块。后期病果畸形,果面龟裂,有疮疤,不久脱落。
2.发病规律
桃树缩叶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叶芽的鳞片外表或芽鳞间隙中越冬,到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桃树叶芽展开时病菌开始侵害嫩叶。病菌侵入后能刺激叶片中细胞大量分裂,同时细胞壁加厚,造成病叶膨大或皱缩。早春低温多雨的气候容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