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铛草(铃铛草煮鸡蛋)
铃铛草
这种生于海拔500-3000米山野林下或石隙间,喜阴湿处的铃铛草。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秋季采挖,植物的根茎可供药用。
铃铛草(铃铛草煮鸡蛋)
其实这种铃铛草叫尾参,《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尾参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
尾参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上品,男女老少皆宜,其补益作用可与人参、黄芪相比。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尾参含有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多种甙类和氨基酸、锌、锰等营养物质,具有保护心脏、血管,清理体内垃圾,延缓衰老等作用。
铃铛草煮鸡蛋
说起响铃草,在农村的朋友都不会陌生,它的种子形状看上去酷似花生,所以它又有“假花生”“野花生”的别称。但是叫它响铃草更为贴切,因为它的果实成熟之后,每当风吹过,果实就会发出响声,这就是响铃草名字的由来。
正是因为它的这个特征,小时候我们总是会采摘它的果实来用嘴一吹,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就像响铃一样,小朋友都喜欢玩,也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玩具,它承载了我们的整个童年。
响铃草是豆科假地蓝属植物,多生于山坡、丘陵、荒地、路旁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福建、湖南、湖北、云南、西藏等多种省区。
图片来源网络
响铃草虽然长得非常普通,但是可以长到1米多高,生长速度也非常迅速,长到一定的高度就会出现弯曲的现象,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植物,所以很容易让人记住它。
铃铛草图片
东莨菪碱读“dōnglàngdàngjiǎn”。这个名词不是翻译过来的。是一类用于中药植物属的名称。莨菪,又名横唐、行唐、狼蓎、山烟、铃铛草。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全体被粘性腺毛。
莨菪的叶子做药,中药名为莨菪叶。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nigerL.的叶。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河南、四川、西藏等地。具有镇痛,解痉之功效。
东莨菪碱(Scopolamine)是莨菪植物中常见的一种生物碱。
东莨菪碱与东莨菪素
莨菪烷类生物碱都存在最基础的莨菪烷结构,这个可以从上面的扯蛋模型中,扯动观察得出含有氮原子的那部分,它可以和神经中的相关受体结合,从而产生对应的症状。这点跟吸食毒品的大体原理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