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草(虎耳草图片)
耳草
在农村当属花花草草最多了,耳草,走在山间小路,耳草,田野路边放眼过去,绿油油的一片,特别的养眼,就连一些长在路边的野草虽然经常被人们脚踩,但依然生命力旺盛,其中有些野草是很有药用价值的,但现在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很多年轻一代的朋友都不认识了,今天跟伙伴们分享一种我们家乡的野草,它的中文学名叫老鼠耳,名字不是很好听,但是它的价值却是可贵的。
耳草(虎耳草图片)
老鼠耳属于被子植物门,在我们家乡经常生长在灌丛,山坡路边,田野路边等,长在路边的经常会被农民朋友脚踩,虽然如此,但它依然屹立不倒,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的省份,如江苏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湖南省等地。它的叶子比较小,颜色是深绿色,看起来很像老鼠的耳朵,因此得名老鼠耳,它的茎是紫红色,有的是青绿色,整体看起来很像马齿苋,但跟马齿苋是有一定区别的。
虎耳草图片
很多地方能见到的“鹿茸草”,耳草,样子普通价值高,下次遇到要珍惜
许多植物常常生长在野外、田野、山上、岩石上这样的地方,而且一生长出来就会长出来一大片,长势非常的好,正是因为这些植物这么生长力强的特性,所以我们反而以为它非常的普通,不会有大的作用。事实上正是某些生长在野外的野草反而具有一些较强的作用。
今天要介绍的常常生长在外面的沙氏鹿茸草就是这样一种植物。沙氏鹿茸草常常生长在野外或者岩石上,样子也不是很奇特,我们一般就算看见了莎氏鹿茸草,也不会特别的去注意它,一般就当做一种野草来处理了。
沙氏鹿茸草长得很像鹿茸。现在的温度回升快要到春天了,慢慢温暖了,正是它快速生长的季节,所以可能去外面的朋友会在某个地方发现一大片的沙氏鹿茸草,再过上一段时间它还会开出花来,仔细的记住它的样子,如果在野外看见了沙氏鹿茸草,就可以认出它来了。
耳草的图片
鱼腥草,客家人叫“狗贴耳”,鱼腥草被称为“天然植物抗生素”,据史料记载,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吃鱼腥草的例子。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被誉为“草药之王”。
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古有王十朋的《咏蕺(jí)》:“十九年间胆厌尝,盘馐野味当含香,春风又长新芽甲,好撷青青荐越王”。诗中咏的“蕺菜”,就是中药里的鱼腥草,见《名医别录》。
腥草的形状特征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耳草,鱼腥草是治肺痈之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