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黄栌树简介(黄栌树分布地域)

黄栌树简介(黄栌树分布地域)

时间:

黄栌树简介(黄栌树分布地域)(图1)

黄栌树简介

黄栌是中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叶片秋季变红,鲜艳夺目,其在园林中适宜丛植于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于其它树群尤其是常绿树群中。那么你知道黄栌栽培技术有哪些吗?有什么价值用途?用于什么病症呢?

黄栌树简介(黄栌树分布地域)

一、黄栌栽培技术有哪些

黄栌适应性强,各种立地条件均可栽植,但低湿地和盐碱地不宜选作造林地。既可选做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也可用作防护林树种,尤其宜作风景名胜游览地的观赏树种。

1、造林技术:黄栌一般多在春季3~4月造林,栽植时适当修剪过长的侧根,保持30~40cm根幅,同时可对地上部分适当短截。防护林可采用1x2m株行距。风景林和母树林株行距为2×3m或3×4m。混交林株行距2×3m,以带状混交,即3~4行黄栌与2~3行其他树种混植。

黄栌树分布地域

北京香山公园是中国“四大红叶观赏胜地”之一。香山红叶并非枫叶,其主要观赏树种为黄栌,栽植于200多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当金秋十月,凉露惊秋时,10万余株黄栌就红满了天。在黄栌展现独特自我魅力的同时,更让著名的“三山五园”尽显了别样的风采。

黄栌属秋色叶树种,又称红叶、红叶黄栌等,为漆树科黄栌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其茎、叶、花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黄栌树冠呈圆形,高3~8米,小枝红褐色。单叶互生,叶片全缘或具齿,卵圆形至倒卵形。花期为5~6月,为顶生圆锥花序,疏松、小巧且多数为不育花;花落后,不育花的花梗伸长且宿存。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红色羽毛状,在枝头形成似云似雾的景观,被文人墨客比作“叠翠烟罗寻旧梦”“雾中之花”。因此,黄栌又有“烟树”之称。

黄栌树又叫什么

俏黄栌树姿优美,叶片终年紫褐色,是观叶植物中少见的精晶。在南方,配置园林景观,呈现自然之韵,有层次感。若盆栽修剪整形,点缀门庭、居室或阳台,显得轻盈婀娜、幽雅可爱,是欧美十分盛行的室内观叶植物。

——生态习性:

俏黄栌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干旱,怕积水,耐瘠薄土壤。生长适温,4-9月为18-24℃,9月至翌年4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室温低于10℃,叶片变色脱落: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主要产地:

俏黄栌原分布于热带美洲;中国福建、台湾和北京温室亦有栽培。

——管理养护:

扦插:扦插以6-7月梅雨季最好,剪取健壮成熟枝条,长10-15厘米,枝条切口常流出白色乳液,待稍干燥后再插入沙床中,保持室温22-25℃,插后15-20天生根,根长5-6厘米时再盆栽。播种繁殖,应于采种后立即播,否则种子很快丧失发芽力,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播后20-25天发芽,苗高10厘米时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