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莎草科(莎草科植物茎横切面形状)

莎草科(莎草科植物茎横切面形状)

时间:

莎草科(莎草科植物茎横切面形状)(图1)

莎草科

香附子,莎草科,属于莎草科的多年生杂草,恶性杂草之一,繁殖能力强,难防治,给种植户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莎草科(莎草科植物茎横切面形状)

香附子发生普遍,不仅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会出现,荒地、沟边发生更多,不少朋友反应,香附子铲除之后,过了半月左右,又长出很多,这是由于香附子由地下块茎、根茎、鳞茎和地上茎叶组成,除了地上部分的茎叶不会繁殖外,其余的都可以繁殖。

香附子的生活习性比较耐热,莎草科,但是不耐寒、不耐旱,所以在冬天或者寒冷区域,香附子的发生相对较少,另外,香附子的块茎一般分布在浅土层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繁殖能力呈下降趋势。

目前,针对香附子的防治,可通过农业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荒地

如果是荒地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草甘膦、草铵膦等灭生性除草剂,或者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根据荒地的用途来定。

莎草科植物茎横切面形状

2019-11-1420:09

王祝华

科学家们在海南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海南特有新物种11个,中国新记录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11个,海南新记录属12个,海南新记录种85个,这是海南数十年的物种资源探索的重大突破,内涵重要的科学价值。11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海南特有新物种新闻发布会上获取上述信息。

在当天发布会上展示的物种资源涵盖了热带牧草、热带香料饮料植物、南药和热带花卉植物,这些资源类别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对象。

莎草科研究成果有示范意义

“莎草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这个科含有众多饲用、药用的珍稀植物,我们团队完成了海南莎草科的多样性考察研究。”中国热科院植物分类学研究团队的带头科学家刘国道研究员说。

莎草科植物有哪些

对于拔草这件事,最痛苦的印象莫过于碰见它—莎草,这种植物最恶心的地方就是一生就是一大片,必须要用除草剂,可是有些地里种的作物根本就不敢碰农药,一打药不仅杂草死了,作物也死了。

还有就是它生命力真的是太牛逼了,莎草科,一拔它根就断地下了,你要是不把根挖出来,过不了几天就会继续发芽,你就得继续去拔草。甚至把根挖出来后不扔在太阳下晒干的话,只要一下雨,它又发芽活过来了。

莎草,它的块茎可以入药,在中药中叫香附子。

香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抗炎、抗菌、调经、镇痛的功效,可内服,亦可外用。

本草纲目中写道“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采得燎去毛,莎草科,暴干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