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树叶(蓝树叶的故事)
蓝树叶
我为自己取名“蓝树叶”,蓝树叶,不是因为真的有蓝树叶,蓝树叶,而是因为小时候书本上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大体的内容:那是一节美术课,老师让每个小朋友画大树,大家都知道树叶应该是绿色的,但是有一个小女孩绿色的彩笔没有颜色了,她想要借旁边小朋友的彩笔用,最后这个小朋友并没有借给她,她只好将自己的树叶涂成了蓝色的,也就有了我现在的名字。
蓝树叶(蓝树叶的故事)
小的时候我觉得蓝色的树叶也很漂亮呀,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不开心?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蓝树叶并不是树叶本来的颜色,所有的事情都像这片树叶一样,本来的颜色、原本的事实大于渲染后的结果,不是因为漂亮或者其它原因就可以扭曲原本的事物,其实做人也一样的,事实就是事实,不夸大、不虚伪做人才踏实。
蓝树叶的故事
潘庆民介绍,树叶的颜色主要由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三者的含量决定;而具体呈现什么颜色,要看三者之间含量的变化。
这些色素物质的合成与降解受到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pH值等)、自身营养水平(可溶性糖含量、氮含量、磷含量等)和内在生理过程的“调控”,因此,其含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叶片呈现不同的颜色。
潘庆民进一步解释,夏季,叶绿素是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色素,包括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它们维系着植物叶片最主要的功能——光合作用。因此,树木的叶片呈现浓郁的绿色。
随着气温降低,叶绿素通常会降解,变成贮藏养分,重新分配到树干和树根中,以帮助树木度过寒冷的冬季。
此时,有些植物,比如银杏,其树叶失去叶绿素后,类胡萝卜素的黄色就会显露出来。相对于叶绿素而言,蓝树叶,类胡萝卜素较为稳定,不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在秋天,树叶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后,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相应增加,使叶片显现出黄色。
蓝树叶的课文
蓝,即蓝草,是可以制造提取蓝靛染料、用于染色的多种植物的统称。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蓝,染青草也。”蓝的本义最早也指蓼蓝。蓼蓝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可制蓝色染料,是蓝草中的一种。
以蓝为姓,犹如一抹靓色,从眼前铺向天边。
蓝草之美,美在和蓝相融相合的时光里。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蓝有蓼、菘、马、吴、木五种,他说得很详细:
蓝凡五种,各有主治,惟蓝实专取蓼蓝者。
蓼蓝:叶如蓼,五六月开花,成穗细小,浅红色,子亦如蓼,岁可三刈,故先王禁之。
菘蓝:叶如白菘。
马蓝:叶如苦荬,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二蓝花子并如蓼蓝。
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吴人种之。
木蓝:长茎如决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叶,叶如槐叶,七月开淡红花,结角长寸许,累累者如小豆角,其子亦如马蹄决明子而微小,迥与诸蓝不同,蓝树叶,而作淀则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