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树(炮弹树为什么叫炮弹树)
炮弹树
炮弹树(学名:CouroupitaguianensisAubl.),又名炮弹果、炮弹花,是常绿乔木,株高可达27米。叶螺旋状排列,常丛生枝顶,具羽状脉。花瓣浅碟状,内侧粉红或深红色,外侧淡黄色;聚生雄蕊二型,短的形如毛刷,长的状似海葵的触须。两性,辐射对称;花上位,萼筒与子房贴生,高出子房,裂片6。花瓣浅碟状,内侧粉红或深红色,外侧淡黄色;聚生雄蕊二型,短的形如毛刷,长的状似海葵的触须。果实球形,茶褐色,浑圆如生锈的古代炮弹。花期5-11月。
炮弹树(炮弹树为什么叫炮弹树)
原产南美洲圭亚那、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区。
生长环境
炮弹树喜高温、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22℃至30℃。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吊瓜树的抗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
炮弹树为什么叫炮弹树
炮弹果来自玉蕊科炮弹树属,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文名就叫炮弹树,因其美丽、芳香的花朵和大而有趣的果实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种植观赏。果期时,一个个“炮弹”密密地长满在树干上,看上去总像是随时会爆炸一样让人胆战心惊。
尽管炮弹果长得像炮弹,网上也传言这炮弹树的果实是一种极危险的植物,果实成熟后,被误触就会爆炸伤人。
实际上,这完全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网络谣传,虽然炮弹果长成了炮弹的样子,但它的果实是怎么都不会爆炸的,更不可能伤人。
在《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里,还记录了另外一种叫炮弹果的植物,就是紫葳科葫芦树属的炮弹果,也叫葫芦树。它同样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地区,也有着老茎生花结果的特点。在果期时,它们倒挂于枝头的果实也似一颗炮弹,所以,葫芦树也背负起了炮弹果的名字。
炮弹树图片
经鉴定,该果实尺寸约20CM*20CM,木质外壳坚硬,顶端有六个坑状疤痕,各项特征均与炮弹果相符。炮弹果,炮弹树(Couroupitaguianensis)的果实,又叫铁西瓜,其外壳很坚硬,内部有65~550粒坚硬的种子。由于果实不仅硕大且十分沉重,在其原产地,一旦从树上掉落,很可能砸伤从树下经过的人。
据资料介绍,当果实成熟或受到一定程度的外力冲击时还会发生爆炸,威力类似一个小型手榴弹。爆炸时,坚硬的外皮和果实里的种子四处飞散,最远距离可波及方圆20米,起到传播种子的作用,有利于繁衍后代,但爆炸的威力却足以伤害或杀死鸟类。拱北口岸作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每天过关的旅客众多,一旦该果在携带时不慎跌落导致爆炸,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该果实作为植物产品,传带有害生物入境的风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