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蒿(野蒿草怎么做好吃)
野蒿
墙头草还有别称就是一年蓬、女菀、野蒿、千层塔等,野蒿,是一种菊科植物,一年生或者两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茎条非常的粗壮,植株并不怎么高,长得久了,最高可以长到1米左右,顶部会有很多的分支,上面有一些绒毛,而它的花序会有很多个,花朵的形状非常的像菊花,中间花蕊是黄色的,花瓣为针形的,颜色为白色。
野蒿(野蒿草怎么做好吃)
墙头草的原产地是在北美洲,但到了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经常会生长在路边、野地、山坡、荒地里面。这种草非常的烦人,它的繁殖能力很强,生命力非常的强悍,很难把它除掉,就爱生长在路边、田园里面,农民们特别烦这种野草,是很难除尽的一种入侵植物,很烦人。
墙头草的花朵非常的秀丽,而且花形优美,与菊花非常的相似,具有很好的观赏性。但最好不要栽种在家中,因为其繁殖能力很强,如果栽在家旁边的地里面,很可能就会开始成片成片的生长,最好就是把它做成切花,放在花瓶里面欣赏。
野蒿草怎么做好吃
阳春三月,野蒿飘香。在昆仑桥街道城南村的小河边长满了蒿草,微风拂过,散发着阵阵清香。
村民曾建英是当地做蒿子粑粑的好手。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到河边采蒿叶做粑粑。曾建英告诉记者,这个季节的蒿叶十分鲜嫩,用指尖轻轻一掐便可以掐断。
曾建英在切蒿子,准备原材料。
采了满满一筐蒿叶后,曾建英又从邻居家的柑子树上摘下一沓柑子叶,这是她做蒿子粑粑的独门秘诀。“柑子叶蒸出来会有一股清香,而且放到锅中蒸不容易散。”
揉成团的蒿子粑粑十分可爱。
曾建英将蒿草和柑子叶清洗干净,把大米粉和糯米粉按照1:1的比例调好,再加入切碎的蒿草,野蒿,一起揉成面团。在蒿草汁的浸染下,雪白的面团染上了淡淡的绿色,增添了几分春天的味道。曾建英熟练地撅一小团面团,将其在手掌铺平,再将姜、片糖、橘饼等馅料包裹进面团,揉成扁圆状,放到洗净的柑子叶上,一个蒿子粑粑就做好了。蒿子粑粑做好后,上锅蒸30分钟便可出炉,咬上一口,香甜软糯,回味绵长。
野蒿草图片
1942年,日军攻占缅甸首都仰光,切断国际援助物资入华的大动脉——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派出远征军保卫滇缅公路,但损失惨重。
杜聿明为向蒋介石表忠心,决定经野人山撤退回国。野人山中环境恶劣,树木丛生、瘴气密布,即使是身强力壮的男人也很难存活。
中国远征军有10万人,离开缅甸战场的有4万多人,其中竟有3万余人死在野人山,从野人山里走出来的只有3000多人。在这3000多人中,只有一位女兵。
这个女兵究竟是谁?她在无尽的丛林里经历了怎么样的磨难呢?
刘桂英,1920年出生在湖南长沙,民国初年兵荒马乱,又遇上连年的大旱,父母实在无力抚养,只好在3岁那年把她送给邻居家做养女。
没过几年,养父母又相继病逝。刘桂英只能在贫女院安身。但是,悲惨的命运,没有击垮坚强的小桂英,野蒿,她在贫女院刻苦学习,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大名鼎鼎的湘雅医院,野蒿,入护士助理班学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