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别名叫什么(中药山茱萸别名)
番降摆件
说到番,有人可能想到广州的番禺,番禺地处广州南部,属大岭南地区,番禺历史悠久,古南越国的都城所在地,历史上与东莞、香山(珠海和中山)曾分分合合各自归属。且不说番禺是否出产降真香,但我们今天说的番降,却不可能是番禺出产的降真香。
缅甸降真香
山茱萸别名叫什么(中药山茱萸别名)
字典上,番的基本词义之一是“外国或外族”,古代典籍中的番王、番国、番邦中的番等都是这个意思,现在还在吃的番茄、番薯之番更是这个意思。
东南亚降真香
番降,是番降真香或番降香的简称,这个番,也是前面的意思,即外国的降真香,具体指哪里,我们来看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时珍曰:今广东、广西、云南、汉中、施州、永顺、保靖,及占城、安南、暹罗、渤泥、琉球诸地皆有之。”大致上说,李时珍说的占城、安南、暹罗、渤泥、琉球等诸番之地所产的降真香都是番降。值得一提的是,文献中并无缅甸出产或朝汞降真香的记录。
缅甸降真香倒流香座
其实,番降这个名字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的确是相对本土出产的降真香及土降而言的,而本药师在土降的文章中所发掘的文献中降真香别名之十:土降真香或土降香,上述占城、安南、暹罗等多地都曾向我天朝上国进贡过降真香,对上述番国来讲是土降,从我我天朝的角度就是番降了。
海捞沉船降真香
有关番降的文献较多,仅举几例供参考。
1、《仙传外科集验方》
住痛一黑散,亦能止血。
百草霜、苎根(烧存性)、番降(烧存性)用。先用老松皮烧存性为末,能住刀口杖疮,一切痛不止者,亦能止之。
2、《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急救仙方》
合药断不可无乳香、没药。若无没药以番降真代,血竭无,亦用此代。
3、《先醒斋广笔记》
金疮止血方
眞番降香【紫糖色者眞切如豆大炒畧焦研再炒】五味子【一两】二味共研敷上。
4、《先醒斋广笔记》
杖后煎剂
红花、红麯【各一钱】、延胡索、牛膝【各三钱】、牡丹皮、五灵脂、赤芍药、番降香【各二钱】、炙甘草【七分、】桃仁【七分】、肉桂【五分】、水酒煎。若伤重出虚汗加参耆。
5、《冯氏锦囊秘录》
红曲,味甘温无毒,主消食活血,健脾和胃,治赤白痢,……得番降香通草鲮鲤甲没药,治上部内伤,胸膈作痛,怒伤吐血,和童便服神效。……同续断、番降香、元胡索、当归、通草、红花、牛膝、没药、乳香、治内伤血瘀作痛。……。
6、《本草述钩元》卷三十二\人部
人尿、(名还元汤输回酒)取十二岁以下童子者。……同苏木番降香续断牛膝丹皮蒲黄。治内伤吐血。或瘀血停留作痛。……
7《神农本草经疏》
蓄血俗名内伤或积劳……忌破气复忌补气下苦寒辛燥
诸药俱见前
宜行血辛温佐以咸寒瘀血行后宜补血益脾和肝
桃仁、红蓝花、延胡索、桂【有火之人勿用】、郁金、当归尾、苏方木、乳香、番降香、没药、穿山甲、?虫、赤芍药、五灵脂、蒲黄、红麴、骐驎竭、韭汁、童便、桃枭、甚者用大黄、花蕊石、瘀行则止,勿过剂,如元气虚脾胃素弱者,慎勿轻用大黄,如瘀血行后宜生地黄、川续断、白胶、当归身、麦门冬、牛膝、白芍药、炙甘草、酸枣仁、大枣、龙眼肉、枸杞子山茱萸。
8、《神龙本草经疏》
紫真檀,味咸微寒主恶毒风毒。
疏○紫真檀禀水气以生。故其味咸。气微寒。性应无毒。气味俱厚阳中隂也,入足厥隂经,其主恶毒风毒者,凡毒必因热而发,热甚则生风,而荣血受伤毒乃生焉。此药咸能入血,寒能除热,则毒自消矣,?景以之傅金疮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与番降真香同为极细末,傅金疮良。
8、《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
降真香,降真香一名紫藤香,一名鸡骨香,生南海及大秦国。今两广云南皆有,不甚佳。舶上来名番降,紫而润者良。焚之气劲而远。可以降神。故名降真【羣芳谱】。
9、《陈氏香谱》
清逺香
甘松一两、丁香半两、?参半两、番降真半两、麝香末半钱、茅香七钱、零陵香六钱、香附子三钱、藿香三钱、白芷三钱,右为末炼蜜和作饼烧窨如常法。
10、《香乘》
降真香一名紫藤香一名鸡骨与沉香同亦因其形有如鸡骨者为香名耳俗传舶上来者为番降……今有番降、广降、土降之别。……
-点击参看王药师论降真香系列文章-
降真香为什么要叫“降真香”
降真香名字的本义是什么
最早记载降真香的道家文献是什么
降真香的别名之一:降香
降真香别名之二:紫藤香的最早记录可不见得是晋代!
降真香别名之三:绛香
降真香别名之四:降真
降真香别名之五:防真香
降真香别名之六:鸡骨香
降真香别名之七:总管藤、宗关藤、蛇总管、总管木
降真香别名之八:(紫金藤)
降真香别名之九-比降及马眼香
降真香别名之十:土降真香或土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