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高山植物守护者(高山植物有哪些)

高山植物守护者(高山植物有哪些)

时间:

高山植物守护者(高山植物有哪些)(图1)

贯通于高山峡谷、沟壑纵横的独龙江公路蜿蜒于中缅边境的群山峻岭间,是独龙族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为适应独龙江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2013年8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独龙江中队(以下简称“独龙江中队”)成立,中队2名民警、5名辅警常年在风雪交加、险象环生的“天路”上,用青春和汗水确保了独龙江道路畅通,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和过往旅客的交口称赞,以独龙江中队为原型的微电影《独龙江交警中队》在亚洲电影节获得“微电影百花奖”。

2015年独龙江中队荣立二等功,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2017年5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18年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20年荣立集体三等功,2021年荣立集体一等功,2022年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

高山植物守护者(高山植物有哪些)

独龙江中队民警同当地群众。(怒江交警支队供图)

开拓进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陈学龙是土生土长的独龙族,2013年假期,因无证驾驶摩托车被交警处罚了。了解到他家庭困难后,民警积极帮助他申请了助学金,多方帮助,使他顺利完成了大专学业。毕业后他主动报名成为中队的一名交通协管员,而为了支持他,妻子从县城回到独龙江,在边防派出所当辅警,夫妻俩一个守边固土,一个保通护民,共同守护着美丽的独龙江。

深山峡谷中来了交警,规范汽车、摩托车上牌、登记、遵章行使管理,对世代居住在深山里的独龙族群众而言,这些都是稀奇事。

独龙江中队进驻前,独龙江乡的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机动车无证驾驶率高达70%,机动车违法载人、驾驶室超员现象超过60%,摩托车落户上牌率不到20%,头盔佩戴率不足5%。

2013年11月底,民警到龙元村摸底排查,在村民李花英家门口,任民警怎么喊,李花英就是躲在门背后不理睬。语言沟通有障碍,群众不知道交警是来干什么的。后来,中队招聘了3名独龙族协警负责翻译交流工作,于是,这里的村寨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一幅幅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前,民警用汉语宣讲交通法律法规,独龙族协警用独龙语翻译给群众听,群众听了频频点头。

独龙江中队民警为群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怒江交警支队供图)

有序出行环境的形成,要从群众的交通安全知识抓起,让群众遵法、守规、明礼。独龙江中队在重点整治机动车违法载人、违规行使、驾乘摩托车不佩戴头盔和依法取缔三轮摩托车的同时,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大喇叭”工程,在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设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广播站”,将交通安全知识用独龙语刻录成宣传光碟,发放到所有村委会定时播放,还在每个村设立了交通服务点,由村干部担任兼职交通协管员和联络员,聘请了交通法规副校长开展校园“小手拉大手”教育宣传,以发生在独龙江的交通事故为内容,制作图文并茂的交通事故警示教育展板,巡回宣讲,以案释法,让独龙族群众对违规驾驶的后果有了直观的感受。

一天,中队长张红辉带人上路巡查时,遇到一名背着东西赶路的独龙族学生,张红辉了解到,学生家里其实是有一辆拖拉机的,但他没让父亲来接,因为交警去学校向他们宣传过,拖拉机载人是违法的,也很不安全,他宁愿步行18公里回家,也不愿父亲违规接他。那一刻,张红辉非常自豪,觉得自己的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

独龙江中队民警护送学生上学。(怒江交警支队供图)

独龙江中队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努力,使独龙江乡交通安全法律意识普及率已经达到90%,如今,独龙族群众拿摩托车驾照时到中队参加警示教育,机动车驾驶员每月主动到中队学习交通法规,都已经成为常态。“山里来了新‘玛门(警察)’,以前那种无序行车、想怎么开就怎么开的状况没有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得到更好保障了。”独龙族驾驶员肖林说。

全乡的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提升,有效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独龙江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过程中,独龙江中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中队的管理和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保障,要顺利进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是不可能的。”时代楷模高德荣对独龙江中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甘于奉献保通护航不惧雨雪

独龙江公路是整个独龙族的生命线,建于高黎贡山中,弯多、坡陡、崎岖,雨雪频繁引发自然灾害,让独龙江中队的成员时刻为出行的百姓捏一把汗,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自己也随时会碰到落石,或泥石流、雪崩。于是,锄头、砍刀、绳子、药箱、干粮、防滑链、拖车绳成了他们随身携带的“七件宝”。

2020年2月3日13时,独龙江中队接到乡卫生院求助,有位患重病的群众急需转院到县城治疗,希望得到交警的帮助。由于连日持续降雪,独龙江公路部分路段积雪结冰严重,且随时会有雪崩发生,救护车无法通行。为尽快将病患送到医院,中队长张红辉立即与同事们带着“七件宝”顶风冒雪赶往现场,不顾雪崩威胁,挥舞铁锹铲冰除雪,倾尽全力进行清理,及时抢通了一条生命通道,成功将患者送医救治。

独龙江中队民警冒雪救援车辆。(怒江交警支队供图)

另一天,有人打电话求救,在隧道口离县城50米处,一辆车滑进了水沟。带着“七件宝”的民警立即步行赶了过去。乘客和驾驶员一看见民警就马上欢呼雀跃起来,一名乘客问道:“你们是走着来的?前方也堵路了吗?”民警李俊华喘着气说:“是的,我们的车被堵在下面了。”乘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么冷的天,这么危险的路,你们还走路来帮助我们,你们是最美的交警!”

没有时间休息,李俊华观察了一下车辆四周,便拿起铲子,开始在被陷轮子的一侧铲雪,周围的群众也纷纷行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车辆拉回了路面。这是一辆外地车,面对如此危险的路段,驾驶人很紧张,手脚都不听使唤,再也不敢动方向盘,李俊华当即上车替他把车辆开到了安全的地方。

独龙江中队民警在清理隧道积雪。(怒江交警支队供图)

独龙江中队用“七件宝”救助的人不计其数,在2016年的一场暴雨中,及时救助了因塌方而身陷危险的7名上海游客和1名保山驾驶员;2018年2月9日,中队全体人员被困在雪山中一天一夜,于10日成功解救和护送462名因暴雪而滞留的人员到达贡山县城;2020年春节期间,在茫茫雪山之巅护送及救助被困人员500余人次;2020年5月,独龙江乡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共救助护送560余人,车辆147辆次。在这几年中,中队护送及施救的人员每年不下千人,护送的物资也从最初的1660吨增长到28000多吨。

爱民利民交管业务深入群众

李俊华是年轻的共产党员,自考上公务员始,就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他建了一个专门助人为乐的微信群,带动身边人不断加入,很多困难群众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有一天,一位老人焦急地找来,李俊华耐心询问后得知,老人不知道如何取钱,想请交警帮忙。李俊华便把老人领到信用社,可老人的密码不对,试了几次都不行,他只好用老人的身份证重新设了密码,耐心教老人学会取钱的步骤。

李俊华知道,独龙江地区有许多贫困学生,如果不伸出援手,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失学,于是他果断决定资助他们继续上学,学生亲切地称他为“最美的交警叔叔”。

独龙江中队民警为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怒江交警支队供图)

一直以来,独龙江中队的每一位队员在整治交通乱象的同时,秉承爱民、为民、利民的工作理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温暖着当地群众,将公安交管业务开展到群众当中。自中队成立起,他们就着手筹备各项便民利民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全面落实了独龙江乡“送考下乡”“送证下乡”“摩托车带牌销售”“违法处理窗口前移”“车驾管业务末端化”等一系列“放管服”便民利民措施,最大化实现了“一站式办结”服务,各项工作在全州的基层中队中名列前茅。(完)(刘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