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刀螂学名叫什么(刀螂籽有什么种植方法)

刀螂学名叫什么(刀螂籽有什么种植方法)

时间:

刀螂学名叫什么(刀螂籽有什么种植方法)(图1)

文:李大都图片/设计:景训

芒种节气时已仲夏,在这前后我们会迎来夏天重要的节日端午,民间谚语有“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意思是端午节之后气温才稳定升高。

刀螂学名叫什么(刀螂籽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天气的炎热也导致自然界的一个重要变化——昆虫的大量滋生、繁衍。其中也包括昆虫界的猛兽,也即是螳螂。

每年秋天9、10月份,螳螂开始产卵。八九个月后,到了第二年的6月初,螳螂的幼虫孵化而出,也就是七十二候中的“芒种一候,螳螂生”了。

在节日的时间线上,人们更重视毒虫对生活的影响,为了驱邪禳毒,有佩香囊、洒雄黄、贴五毒剪纸、挂天师形象等端午习俗。

芒种一候,螳螂生

而在节气的时间线上,七十二候的记录则选择了“螳螂生”。

或许是因为它是许多害虫的天敌,除了众所周知的“螳螂捕蝉”,还可捕食螟虫、蛾类、蝶类、蜂类、蚊、蝇等,小螳螂则吃蚜虫、木虱,对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作为一种捕食性的昆虫,螳螂习性凶猛、好斗,又称刀螂,可说是昆虫界的猛兽。它有着一对标志性的镰刀状前肢,上面布满尖刺,可以攻击、猎取、自卫。

螳螂有着镰刀状的前肢

清初胶东人王朗还模仿螳螂创出武术拳种螳螂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螳螂也寓意矫捷勇猛,象征着无畏的尚武精神。

就像传世典故“螳臂当车”的两个出处——庄子用它设喻,说明不自量力者必然失败,而齐庄公则看到了螳螂的伟大,视它为难得的勇士。(分别出自战国庄子《人间世》、汉韩婴《韩诗外传》)

在文人的草虫画作以及清代以来的工艺品中,螳螂也常常出现。一方面表现时令,另一方面也是对田园理想生活环境的描绘。

清蒋廷锡《花卉虫草册》中的螳螂,故宫博物院藏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品中的“螳螂捕蝉”主题表达着一定的警示意义,此外或许也类似端午的“五毒”主题,寄托着一物降一物的驱邪意味。

螳螂捕蝉,树蛙在后,图为元代谢楚芳绘《乾坤生意图》(局部),大英博物馆藏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大肚腹,获取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讯息。

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欢迎关注、转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