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来信(谭晶天堂来信)
推荐文章
《红楼正史》第125篇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情节梗概:
天堂来信(谭晶天堂来信)
贾政点了学政,辞别族人远行。宝玉更是任意旷荡,虚度光阴。这日收到探春的信。探春提议建大观园诗社,宝玉立即起身前往秋爽斋,适值贾芸送来白海棠花两盆。宝玉至秋爽斋同宝钗、黛玉、迎春、惜春汇合。众人谈笑间,李纨也来了。黛玉提议各自起个别号,李纨称“稻香老农”,探、黛、钗、分别叫做蕉下客,潇湘妃子、蘅芜君。众人以“无事忙”“绛洞花王”“富贵闲人”调侃宝玉。迎春、惜春分别叫做“菱洲”、“藕榭”。李纨自荐社长,迎、惜为副社长。大家以“白海棠”为题作限韵七律诗,结果薛、林技高一筹,宝玉压尾。李纨评宝钗诗为首,宝玉稍感不满。宝玉想起史湘云,便邀了湘云加入诗社。湘云补作了两首海棠诗,众人赞叹。湘云要做东道再开一社。晚上,宝钗与湘云商定作菊花诗,拟好十二个不限韵的题目,方熄灯安寝。
反照风月鉴:
贾探春“偶结海棠社”,历史时间为1709年八月中秋。遥对第一回,曹頫与曹雪芹中秋对饮。第六十六回,尤三姐(贾探春)八月中秋“吻剑”而亡。本回贾探春退还“白玛瑙碟子”一节,隐寓1711年五月初三日,尤三姐(贾探春)被柳湘莲(允祥)退婚。这是贾探春真正的死亡时间;贾政(曹宣)死于1708年正月二十二日,1710年五月初四日,与秦可卿同时发丧;贾芸历史原型就是曹雪芹,曹雪芹送“两盆白海棠”遥对第三十四回,贾宝玉遣晴雯给林黛玉送去的“两块旧帕子”,隐寓“金麒麟”和“通灵宝玉”,即《何必西厢》和《石头记》。“两盆白海棠”又暗指贾政和贾探春之死。
“海棠诗”隐寓曹頫著书《石头记》;“史湘云夜拟菊花题”,“菊”暗指《石头记》。“十二首菊花诗”阐述了《石头记》成书的历史过程。后文详述。
文中白海棠指秋海棠,多年生草本植物。农历七月开花,八月结果。盆栽秋海棠常用来点缀客厅、橱窗或装点家庭窗台、阳台、茶几等地方。桂香袭人、螃蟹肥美、菊花盛开都是金秋八月。
石门笔记:
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
“八月二十日”暗指书第二十回,该回历史时间为正月。作者暗示贾政死于正月;“洒泪亭”暗示永别,隐寓死亡。射覆第六十九回,那日已是腊月十二日,贾珍起身,先拜了宗祠,然后过来辞拜贾母等人。和族中人直送到洒泪亭方回,独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腊月十二日”暗指书第十二回,射覆“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作者暗示贾珍死于春天,准确时间为1711年三月初三日。后文详述。
“点了学差”,映射1750年,曹雪芹被内务府点了学差,进入右翼宗学工作。1751年八月被免职。
这日宝玉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
第六十三回,占花名,贾探春的花笺:“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日边红杏倚云栽”射覆第四十回,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真正得贵婿者不是贾探春,而是史湘云;“瑶池仙品”射覆第六十六回,尤三姐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向柳湘莲泣道:“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尤三姐死后,前往瑶池幻境修注仙册(寓修著《石头记》)。尤三姐就是贾探春。贾探春又遥对史湘云。1754年-1764年,贾宝玉与史湘云“修补仙册”共著《石头记》;“翠墨”:“翠”寓“玉”,即《石头记》,“墨”寓纸墨。翠墨射覆史湘云的丫鬟翠缕,“缕”隐寓书中千丝万缕的“射覆”脉络。“史湘云”是“天香楼”一节的原作者,己卯本《石头记》的抄录人,蒙府本的批书人。史湘云历史原型就是怡亲王允祥侧福晋,乌苏氏。
1711年五月初三日,贾宝玉向允祥揭穿贾探春与薛蟠的恋情,允祥退婚导致探春死亡。探春死后,以修书仙子的身份,由太虚幻境,向贾宝玉发来请帖:娣探谨奉二兄文几(曹頫著书的书案):前夕新霁(雨过天晴,射覆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名写晴雯,实写探春),月色如洗,因惜(叹息)清景难逢,讵(怎能)忍就卧,时漏(时间)已三转(即三更,贾探春死于1711年五月初三日夜里11点至凌晨1点之间),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映射柳五儿夜访怡红院。“桐”射覆黛玉之死。“槛”射覆槛外人林黛玉),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指生病,隐寓死亡)。昨蒙亲劳抚嘱(射覆第六十六回,贾宝玉私会柳湘莲),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先离)并真卿墨迹(射覆第四十回,秋爽斋颜真卿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隐寓探春已死)见赐,何痌瘝(关心病痛)惠爱之深哉!(反语)今因伏几(趴在警幻仙姑的书案上)凭床(靠在床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指名利场),犹置(布置)一些山滴水之区(小的山水园区),远招近揖(招呼远朋,礼遇近友),投辖攀辕(殷切挽留,形容真情交友),务结二三同志盘桓(徘徊,逗留)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暗中)同叨(叨教)栖处(居住)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醉酒传杯,吟诗作对)。孰谓莲社(指深远的学问)之雄才,独许须眉(男子);直以东山之雅会(谢安辞官隐居东山,经常有文人前来拜访他,与之饮酒赋诗),让余脂粉。若蒙棹雪(隐寓蒙受冤屈)而来,娣则扫花(射覆第二十四回贾宝玉的小厮,隐寓探春死亡。更正前文。)以待。此谨奉。
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直欲喷饭,真好新鲜文字。】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皆千古未有之奇文,初读令人不解,思之则喷饭。】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戚序(蒙府)夹批:一笑。(列藏、甲辰:入正文。)】
贾芸即曹雪芹,曹颙(贾琏)遗腹子,生于1715年,本回曹雪芹尚未出生,“穿越”笔法。曹頫(宝玉)与曹颙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再读上面的文字,“曹雪芹”摇尾乞怜,极力逢迎之态可以喷饭。有学者考证曹雪芹是曹頫的儿子,若真有史料佐证,那也只是个“干儿子”。
“若蒙棹雪而来”此处又“天气暑热”,不知到底是何季节?隐寓“六月飞雪”,贾探春蒙受冤屈的意思。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石门的文章,就关注、点赞并转发,您的支持是石门持续创作更新下去的唯一动力。申明:作者文字和观点,未经授权,不得盈利使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替换。我是为您讲历史的石门,每天一文,明日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