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生虫子用什么药好使(月季花生虫子用什么药好)
推荐文章
比起病害,虫害更易分辨。
月季花生虫子用什么药好使(月季花生虫子用什么药好)
也更恶心。尤其是对于讨厌虫子的人来说。
还好虫子的活跃和繁殖是有明确规律的。如果你不想看到它,那么在它高发的季节之前做好预防就尤为重要。今天我们来详解种植月季过程中常见的各种虫害。
1.
红蜘蛛
红蜘蛛-本体
红蜘蛛-典型症状
红蜘蛛-严重症状
-症状:
主要发生在靠近土壤部分的老叶子上,然后逐渐向上蔓延。红蜘蛛多而小,寄生在叶的背面吮吸汁液,因此背面可见虫子和虫屎,正面可见啃食导致的失绿现象,即细小的黄白色斑点,最后叶片发黄而脱落。危害严重时在茎叶顶部结网,花蕾、枝条爬满红蜘蛛。
-发病规律:
高温干燥的环境会加快红蜘蛛繁育速度。
-防治:
-环境预防:
1.干燥高温季节注意及时灌水,清晨/傍晚可以往叶片背面喷些水(这样一能增加环境湿度;二能冲洗掉刚开始的少量害虫以及虫卵,红蜘蛛是比较怕水的;三来可以冲掉蜘蛛网,蛛网会挡掉农药,大大降低治疗效果。)
2.平时注意观察月季叶片,当发现个别叶片受害,要摘除仍掉;较多叶片受害时,就要喷药治疗了。
-药物预防:
1.在高温干燥季节来临之时10天左右喷洒1次哒螨灵或者阿维菌素进行预防,往往效果很好。
2.预防主要采用药效时间长并且杀卵效果好的药物来预防,千万别用杀成虫的药来预防。
-物理治疗:
发病初期发现受害叶片后,如果花苗叶片够多可以直接把有虫子的叶片剪掉。
-药物治疗:
发病严重后,杀虫药一定要跟杀卵的药混合使用,要3天喷洒一次并且连续3次。第三次用药之后检查叶片背面,如果发现还有活体再补一次基本就差不多了。(红蜘蛛在温度达到28℃以上后,基本一个繁殖周期是3天,即3天内完成孵化、成虫、产卵过程。)
-用药注意:
因为红蜘蛛每年发生的次数多,且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不建议连续使用同一种药。
-喷药的正确姿势:
1.先从下往上喷,再从上往下喷,水压调大,冲走虫子;
2.清理花苗周围地面杂草,或者用药喷洒。
-红蜘蛛药物推荐-
爱利思达满柯
住友乙螨唑
高喜满联苯肼酯
大红喜溴螨酯
2.
蓟马
蓟马-啃食过程
蓟马-啃食后的叶片花苞
它很小很小,如果你看到花朵里蹦跶着一群迷你虫子,那就是它没错了。
-症状:
嫩枝嫩叶扭曲变形,失绿发干发脆,花苞变黄变脏,长势变缓。而危害月季的主要是西花蓟马(可不就是吸花蓟马么…),是一种极细长的吮汁性害虫,个头极小,数量极多,有时你想文艺一把闻花香的时候,不小心就能吸到一丛蓟马,极其扫兴。
-发病规律:
7-9月多发,其他季节也会出现。
-防治:
-预防:
1.挂黄板;
2.15天一次喷施吡虫啉/拜耳极锐/隆施。由于蓟马怕光,主要活动于晚上,可傍晚进行喷药治疗。
-治疗:喷施吡虫啉/拜耳极锐/隆施后,剪除受害花苞和叶片。
3.
蚜虫
蚜虫-特征明显
就长这样,所以不再放图恶心大家了
-症状:
蚜虫聚集在月季的芽、嫩叶、花蕾上吮吸汁液,大量出现时有蜜油状黑色分泌物,既影响月季的生长,也影响花的品质。而危害月季的蚜虫主要有两种:月季长管蚜,桃蚜。
-发病规律:
蚜虫繁殖速度特别快,1年可以繁殖个10代左右。因此它们总是成群为害,一根枝条或者一个花苞上一爬一群。它每年5~6月、9~10月发生严重,因此这些时候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防治:
-物理预防:
1.挂黄板;
2.秋后要剪除带虫枝条,及时清除掉杂草和落叶。
-药物预防:
在越冬卵孵化盛期可以吡虫啉/阿维菌素交替喷施预防。
4.
白粉虱
白粉虱-成虫&卵
大家认识它的形态特征就好,不再放图了
-症状:
白粉虱幼虫为害,在叶背吮吸植物汁液,造成叶片黄蔫,以至死亡。还会分泌大量蜜露,造成煤污,而且还会传播病毒。但它在月季上发病不是很严重,一般危害叶子背面,所以轻微的虫害人工处理掉就好了。
-发病规律:
白粉虱在温室内可终年繁殖,一年可发生9-10代。
-防治:
-物理防治:挂黄板。
-化学防治:吡虫啉/拜耳极锐。
-蓟马&蚜虫&白粉虱药物推荐-
拜耳极锐
5.
青虫、毛毛虫
青虫
毛毛虫
它们啃出来的洞
-症状:
这类毛毛虫跟青虫一般都是各种蝴蝶蛾类的幼虫,主要危害嫩叶、嫩尖、花苞、花瓣,留下啃食痕迹。
-防治:
-预防:看到蝴蝶飞蛾在花苗附近出现时,留意它有没有产卵,喷药预防。
-治疗:少量可以直接捏死(扔掉也行);量多就用菊酯类农药杀死。
-喷药正确姿势:先喷叶背面,再喷正面。
-青虫&毛毛虫药物推荐-
杜邦奥德腾
杜邦普尊氯虫苯甲酰胺
优福宽
菊酯类药物(功夫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6.
天牛
天牛-多见于月季的品种
天牛-幼虫为害
被天牛啃食的月季
-症状:
天牛幼虫钻蛀茎干,啃食组织,导致花苗营养不良,严重时整株变黄死亡。
-防治:
-预防:5-6月成虫活跃时,动手抓/挂黄板。
-治疗:
1.找到天牛在茎上钻出的孔洞,用铁丝捅死;
2.用针筒把敌敌畏之类的农药打进去药死,或用棉花蘸药塞住孔洞。
7.
蚧壳虫
蚧壳虫
症状:
聚集在植株老枝干上的白色/灰色黑色细小的虫子,往往一群虫子结成一个硬壳在里面啃食植株,严重时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
量少时用酒精擦除即可;量大时用亩旺特。
最后,来看最容易混淆的3种蜂
▼
8.
茎蜂
茎蜂-成虫:细腰体黑
茎蜂-幼虫:寄居茎内
茎蜂-症状:嫩枝萎垂
-症状:
茎蜂是一种钻蛀性害虫,被它钻蛀的枝条上部会突然萎垂枯死。
-活动规律:
茎蜂每年一代,4到5月产卵到嫩茎表皮下,一般一茎一卵。孵化后钻入茎内吃喝拉撒,并且会向下蛀食,一直钻到枝条下部,老熟后在枝内做蛹室。蛹褐色,在蛹室内休眠过冬,次年4月下旬羽化为成虫。
-防治:
-物理防治:
1.挂黄板;
2.发现萎垂枝条后立即剪除,并向下剪枝,直至找出幼虫,消灭之。
-药物防治:
春天出花苞后,喷1-2次高效氯氰菊酯(其他菊酯类药物也ok)
*茎蜂数量不多,因此很难做到药物防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常发季节观察枝条状态,发现突发萎蔫枝条立即处理。
9.
叶蜂
叶蜂-成虫:黄屁股
叶蜂-一茎多卵
叶蜂-症状:茎内孵化
叶蜂-幼虫:多只一起啃食叶片
-症状:
经常危害月季的叶蜂是蔷薇三节叶蜂,又叫黄腹虫,屁股是非常显眼的黄色。幼虫和毛毛虫很像,但是会集体咬食月季叶片,常几十只一起把植株叶片吃光,给月季造成很大危害。
-活跃规律:
叶蜂一年2代,会同时将多棵虫卵产到一根月季茎上,留下一排虫洞痕迹。幼虫在6-8月孵化出来为害。
-防治:
在常发季节使用菊酯类药物杀除。(其他常规杀虫剂效果也不错)
10.
切叶蜂
切叶蜂-是我们常见的蜜蜂模样
切叶蜂-切叶全过程
切叶蜂-症状:有艺术感的圆弧
虽然素未蒙面,但我单方面很喜欢这个“偷叶贼”。所以我决定用长一点的篇幅来给大家介绍它(没错在我这里可爱即正义!):
我们见到的切叶蜂一般都是蔷薇切叶蜂雌蜂(雄蜂交配后几日就挂了…),它们钟爱各种蔷薇科植物,尤其是蔷薇、月季和玫瑰。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采蜜蜂。
而跟一般蜜蜂不同的是,切叶蜂是个有“强迫症”的偷叶贼:它很有艺术感,一定要把叶子切得圆圆的再带走,带回巢穴垫在下面。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后代?
科普图画书《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
除了强迫症,切叶蜂还是出了名的专一。它认准了哪棵月季就会一直切这一棵,旁边有别的它也视若无睹,直到它切够用了才走。
所以有些花友就很讨厌它:“就可着一棵苗切,把叶子全都给我切没了!”如果你想解决它,那就接着往下看:
-症状:
叶片上出现有规律的半圆、圆形切口。
-活跃规律:
一只雌蜂仅成活2个月,一年2-3代,约产卵30-40粒。每年3-4月开始筑巢和产卵,卵很快孵化成幼虫,来年春季化蛹羽化。
-防治:
-药物防治:
因为它切叶子不是为了吃,所以内吸药、触杀药一般都没什么效果。
-物理防治:
1.挂黄板;
2.挂防虫网;
3.发现切叶蜂危害后,盆栽的将花盆挪个地方,它就找不到了。
*黄板是个好东西,没事挂两个,说不定有“惊喜”哟~
*许多药物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查看下使用说明,有无使用限制,但一次混合最好不要超过3种。
???
预防虫害的关键是:随时注意,仔细观察。平时浇水的时候多观察两眼,基本上就能发现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越好。
月季的病虫害总结就到这里啦,这里基本上涵盖了花友们可能会遇到的大部分虫害。
大家还有哪些疑惑或者想要了解的内容,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以后会更新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