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梅花图片(素心梅的种植方法)
明代的吴绶在《隆中十景诗》里是这样写小虹桥的:
溪水流祠下,桥横一丈余。
素心梅花图片(素心梅的种植方法)
曲通樵子径,荣过帝王车。
水涨蟾蜍没,云闲螮蝀舒。
骚人风雪里,漫策觅诗驴。
小虹桥位于古隆中牌坊的西面,横跨在诸葛庙下面的小溪的中断,是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出入必经之桥,也是山野樵夫往来必经之路。
小虹桥
小虹桥的出名,除该桥小巧玲珑、跨溪的形态像虹外,更重要的是在小虹桥上发生的刘备与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在此相遇的趣事。至此,这小虹桥便一直作为诸葛亮故居遗址的一个著名景点,为历代朝廷政客、文人墨客所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替,小虹桥的位置也在发生着变化。明朝弘治二年后,因草庐位置下移,小虹桥也随草庐下迁而东移。
明朝时广德寺住持大云和尚募捐修过小虹桥,立碑志之。《造小虹桥碑》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小虹桥的:
雨霁长空横素影,
云收大地露真形。
水从半月溪边过,
人在苍龙背上行。
小虹桥因诸葛亮而留名,更因刘备与黄承彦在小虹桥上的相遇而出名。
站在小虹桥上,遥想当年他们的相遇,那是何等让人神往的画面:一个求贤若渴,亲率兄弟,迎风冒雪,打马飞奔,径向隆中而来。一个悠哉游哉,暖帽遮头,狐裘避体,骑着毛驴,带着书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至,口吟诗一首。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似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人们到小虹桥上,除过缅怀先贤的遗址,体味先贤“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外,还有就是顺着先贤的足迹欣赏隆中的梅花。
雪中梅花
隆中的梅花,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小虹桥上的梅花。它历史悠久、别具一格。仅栽培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小虹桥的梅花,有腊梅和春梅两种。
腊梅又名黄梅,有狗牙梅和素心梅两个品种。随着改革开放,隆中又在小虹桥旁(上),引进了十多个梅花新品种,它们是红梅型、宫粉型、大红型、朱砂型、玉碟型、洒金型、绿尊型。
每到冬末春初,小虹桥旁梅花次第开放,暗香涌动,桥上、树上、人群中、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梅花清香。吸一口沁人心脾,让人神爽目清、心旷神怡。
梅花
若是你在雪天到小虹桥上赏梅,那将是别一番感受:你看那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绿色的梅花,在寒冬里绽放,让人们在冰天雪地里看到春的希望、春的消息,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那黄色的花,黄澄澄,润滑透明;那红色的花,红彤彤,热情耀眼;那白色的花,白晃晃,冰清玉洁;那粉色的花,粉艳艳,妩媚矜持;那绿色的花,绿茵茵,青春自然。由于梅花品种不同,它们的花型大小、花瓣的数量也各不相同。有的开起来一串串的,就像冰糖葫芦;有的开起来就像盛开的桃花,灿烂无比。总之,黄的高贵,红的热烈,白的高洁,粉的妖娆,绿的高雅。
腊梅
喜爱隆中,更喜欢隆中小虹桥上的梅花。喜欢她“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悄”傲骨,喜欢她不与群芳争艳,不计名利得失,默默充当春的使者的高尚品质,喜欢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宽广胸怀!
(感谢温志明老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