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白毒伞图片(致命白毒伞蘑菇)
推荐文章
近日,根据河南媒体报道,河南陶先生一家三口在外出旅游时采摘了野蘑菇,食用之后中毒住进ICU,4岁女童不幸离世。消息一经传播,立刻引发各大网友的讨论。
有网友表示:是什么样的蘑菇,毒性竟然这么强?还有网友表示担忧:每年都会发生多起蘑菇中毒事件,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这些毒蘑菇呢?
致命白毒伞图片(致命白毒伞蘑菇)
关注知识探吧,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资讯!
根据了解得知,那天陶先生带着孩子上山旅游时偶然发现山上的蘑菇长得非常好,就带回去炒了一盆,当天凌晨4点多的时候,几个人就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不过他们并没有太在意,没想到一天之后孩子突然发起高烧,家长这才意识到不对赶紧带着孩子前往医院。
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蘑菇中毒。根据医生讲述,孩子因为误食毒蘑菇引起了多器官损伤,目前处于严重的肝衰竭阶段,肾功能和凝血功能也相继出现了问题。随后这两名父母情况也逐渐危急,三人都处于昏迷状态住进了ICU。其中,孩子和母亲的肝衰竭和肾衰竭都非常严重。
根据了解,河南一家三口误食的蘑菇叫做致命白毒伞,致命白毒伞是近几年广东发现的新品种,主要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致命白毒伞通体白色,在幼体时菌体呈卵型,等到成年之后菌盖向四周展开变成伞状。
虽然它的外表平平无奇,并且类似某些可食用蘑菇,但是它里面藏有剧毒,一个约50克的致命白毒伞所含有的毒素可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
我们都知道云南是蘑菇中毒的高发地区,很多人也会以为蘑菇中毒只会产生一些幻觉,并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是不同的蘑菇的毒性不同,有的是致幻蘑菇,有的是肠胃炎型,有些属于溶血性,有些属于肝脏损害型,有些属于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而致命白毒伞就是属于会对人体器官产生重大损伤的。它的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作用,严重可使人体各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致死率高达95%以上。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出现致命白毒伞中毒案例,在2010年1月份,广州一家8口人因采摘了白云山上的致命白毒伞而发生中毒事件,据了解,毒蘑菇一般出现在温暖多雨的三四月份,而这也是首次在寒冬1月份出现致命白毒伞的中毒事件。
在2021年,广东梅州一户居民也因误采到致命白毒伞,导致三人相继中毒,最后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家里的两只猫也因为喝了剩下的蘑菇汤而被毒死。
河南一家三口误食的毒蘑菇是致命白毒伞,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全国各地或多或少都会发生蘑菇中毒事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习以为常辨别毒蘑菇的方法有可能是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所以有些人就会选择采摘一些外表比较朴素的蘑菇。但是这个说法并不是绝对的,就比如今天说的致命白毒伞外表其貌不扬,但里面的毒性却很强,很多人会被它的外表所欺骗。
再者,也并不是所有鲜艳的蘑菇都有毒,比如颜色鲜红的红菇就没有剧毒,所以单以颜色来判定毒性是不正确的。
其次,还有人认为被虫啃过的蘑菇也是无毒的,其实并非如此,昆虫和人类的构造差距很大,有些毒素可能对昆虫无害,但是对人类确实致命毒药,所以被虫子啃过的蘑菇也并不安全。
比如对人有毒的豹斑鹅膏,蛞蝓食用该蘑菇不会中毒,因为大型哺乳动物与虫类的解毒系统是不一样的。
再者还有人相信毒蘑菇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即证明有毒。但其实毒蘑菇和银器、大蒜同煮后并不会变色。
最后还有人认为划开蘑菇之后如果出现土乳汁就证明有毒,没有就证明无毒,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后流出的乳汁均变成蓝绿色,但这两者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而致命白毒伞没有乳汁却是致命的。
野外还存在着许多我们未知的植物,如果误食后就可能产生致命风险,所以为了我们身心健康,还是尽量远离这些野生蘑菇。
那么你对致命白毒伞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