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草图片(光棍草的种殖方法)
推荐文章
“三太岁从敬老院里跑了!是夜里跑的,乡里正派人四处找他呢!”
这个消息,对于望月村里冬闲了的人们来说,不亚于是颗惊天的炸雷,又好气,又好笑,不到半天时间,就在村子的街头巷尾传开了。
光棍草的功效与图片(光棍草的功效与作用)
“三太岁从敬老院里跑了!”村民“包打听”二驴头逢人便说,“听说,还很异常,一夜之间,就到了HT市了!”
“不可能吧?他都半身不遂了,哪能跑那么快呀?二三百里地呢!”一向不信谣的胡四令,连连摇着头,觉得不可能。
茶余饭后的村里人,闲着没事,说啥的都有,甚至有人觉得三太岁有特异功能,说他会遁地术。这些话,倒是有些夸张了,但三太岁的确是从乡里的养老院出逃了,是连夜跑的。
三太岁五十出头,是个光棍汉,膝下无儿无女。而且,由于好吃懒做,整天头不梳,脸不洗,头顶上稀疏的几根黄毛,很是杂乱。在好几年前,就患了脑血栓,日常行动已有所不便,姊妹们也懒得管他。赶上当地对于他这样有病的单身汉,有免费的帮扶政策,就把他打发到了乡里的养老院,管吃管喝,姊妹们倒也落个清净。
然而,就是这样,还是出了问题。
电影《光棍儿》的剧照
别看三太岁行动不便,但动起歪脑筋来,还是有一套。进了敬老院的第一天,因为规章制度、条条框框很多,管理人员要求得也多,如:按时起床、起床后要叠自己的被子、要洗脸刷牙、定点开饭等,他很是不习惯。敬老院也是个集体生活的单位,分男女两排房子,乡里各村的好多五保户、或无儿无女、或年老多病,无人赡养的老人,政府统一安排到了该敬老院。人多了,没个规矩,不好管理。但多年懒散惯了的三太岁,可受不了这些。
三太岁的一只眼,从年轻时就有点儿斜,看人、看东西,都是耷拉着头,斜着看。从进敬老院的第一天,他就动起了歪脑筋。要不蒙头大睡不起,要不就是在管理人员组织大家集体晒太阳时,他就斜着眼,四处瞅瞅,要不就是歪着半块身子,到处转转,看哪里有漏洞。
因为长期养成的抽烟喝酒的习惯,在乡里的养老院,三太岁还是耐不住寂寞。他天天吵吵着,“给老子弄点儿酒喝!没酒,这饭怎么吃得下?”要不,就是嫌饭菜味儿淡,踢盆子,摔碗的,弄得鸡犬不宁的。管事人员对他好言相劝,他根本听不进去。最后,逼得管事的没法,开始对他进行警告,“你要再这样,自己饿着去!”哈,这句话,可惹了三太岁了。他半哑着嗓子,在炕上摔打着被子,“管事的没人性,不给饭吃!”
“我要告你们,克扣伙食!”
“我要绝食,饿死给你们看!”
三太岁不仅在屋里乱吼,还故意炕上拉,炕上尿,弄得屋里臭味熏天,别人都不得安生,气得有老头轮拳要揍他。而三太岁根本不服,斜瞪着眼,用一侧稍微利索的手脚,还要和人家比划比划。大家纷纷要搬离这个屋子,都不愿和他待在一起。管事的也是拿他这样的无赖没法,多次向领导反映,希望把三太岁撵走。但院长杜二小明白,这是有违上级政策的,于是,不断地劝说具体管事的,“要做好孤寡老人的工作,必须要有耐心。再耐心些!”
“他也不老呀!才五十多岁,凭啥摆老资格?”管事的忿忿不平。
“他不是有病嘛!否则,他也不符合我们收治条件的!”杜二小也无奈,但属于自己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于是,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趁着管事人员管理松懈的空档,三太岁借出去上厕所的机会,从下水道钻出去,偷偷跑了。
按说,对于他这样没有劳动能力、又懒又馋的光棍汉来说,养老院有吃有喝,冬天有暖气,还不用自己掏钱,应该是个绝佳的去处了。但是三太岁不知足,他觉得不如在外面自由,那样饥饱不说,起码自己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
三太岁从小家里姊妹多,姊妹共计八个,其中弟兄三个,他是兄弟们中的老小。从年轻时,仗着姊妹们多,都惯着他,他啥活儿都懒得干,唯一喜欢的,就是赌博。扑克牌、掉猴、押宝、推对子(这几种都是坝上民间的赌博方式)等,没有他不参与的。特别是听说哪里有耍钱的,他可以连饭都不吃。
有一次,三太岁白天输了钱,被他父亲骂回去后,心里很是不得劲儿。于是,在夜里入梦后,他还在想象着赌,大声地说着梦话,“押!押二!”结果,把家里睡梦中的人都给吵醒了,弄得大家是又好气,又好笑,但谁拿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好赌,家里攒下的那不多的过年的钱,也都被他偷着拿去输光了,过年时,一大家子,连点儿肉都买不起,只能过素年了。为了赌,他甚至偷了家里的粮食去换钱,把父母气得差点儿吐了血。
(敬老院)
尽管是这样,三太岁其实也想成个家。但村里人都知道他这德行,又懒又好赌,农活儿也不愿意干,谁愿意介绍姑娘给他呀?就这样,三太岁的年龄也渐渐大了。在他三十五岁那年,村里突然来了几位说着外地口音的侉子,其中一位年龄偏大的,自称“我是这三位姑娘的舅舅,因为老家闹水灾,没有收成。受姑娘父母的委托,在当地寻访几家没媳妇的小伙子,不在乎小伙子年龄大小和丑俊,只要愿意出五千块彩礼钱的,就可以定下亲事”。这对于打了多年光棍儿的三太岁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于是,斜着眼,偷偷瞄着眼前那身高树大、眉清目秀,又略显可怜的姑娘,他也动了心。因为对方催得急,家里也是动用了各方力量,半个晌午筹齐了五千块,交到了那女孩“舅舅”的手里,并约定好订婚的日子。
收了钱,择了日子,那“舅舅”领着姑娘们走了。相约三天后,过来订婚。于是,三太岁见人喜眉笑眼地,开始期盼着,做起了“新郎倌儿”的梦。然而,到了那天,三太岁早早地就在家门口,甚至村口等上了,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了天黑,也没见到那“舅舅”和姑娘们的身影。再一打听,才知道附近村子有好几个着急娶媳妇的光棍儿都被骗了。那所谓的“舅舅”,就是个人贩子,就是靠骗婚生财的。
没办法,娶媳妇的事只好作罢。好在骗的钱不是特别多,家里帮着慢慢还吧。这次“黄粱美梦”的破灭,对三太岁打击很大,干什么更是提不起兴趣了,于是,他又学会了喝酒,整天喝得醉汹汹的,东倒西歪,醉倒在哪里,就在哪里睡。
草长草黄,日子就这么凑合着过着。后来,随着姐妹们相继出嫁了,而年迈的父母也早早过世了,只剩下了他自己,彻底孤苦伶仃了。至于大队分给他的那几亩地,他也懒得种,种了也不锄,草长得比庄稼还高,到秋天了,也打不下多少粮食。
看三太岁实在可怜,一位热心的妹妹,心疼他,把他弄到了HT市,让他学着收破烂,好歹挣个钱,养活自己。然而,本性难移的三太岁,哪里受得了这罪啊。干一天,歇三天,甚至歇五天,今朝有酒肉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每月下来,甚至连自己的租房费都挣不来,还得姊妹们帮着贴补。日子久了,姊妹们对他也是彻底灰了心,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了。
因为长期饮酒,睡凉炕,也不怎么活动,三太岁又患了脑血栓,半身偏瘫。还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看他孤寡难过,乡里的养老院免费收留了他,还管吃管喝。但就是这样,还是发生了前边的事,三太岁瞒着养老院里管事的,私自出逃了。
这事一出,可愁坏了养老院院长杜二小。上边是有政策规定的,对养老院收留的每一位,不仅要负责好他们的吃住,也得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三太岁出逃,在整个乡里,这可是天大的丑闻,对于他这个当院长的,责任可就大了。上边追究下来,很可能会革了他的职,这对于干了多少年民政工作的杜二小,责任重大。于是,他连夜组织人员开会,并派出多路人马,寻找偷跑的三太岁。
再说三太岁,的确是从养老院偷跑出来了,但他没有人们传言的那么玄乎,他根本没有跑到HT市。他半夜里钻下水道出去的,趁着夜色,顶着冷风,一路数着星星一路走,一路拦车,一路被拒绝。他偏着半边身子,摇摇晃晃的,像喝醉了酒一样,走了一夜,快到天明时,走到了离乡里有二十多里路的镇上,这是三太岁去HT市的必经之路。
三太岁是被本村的一个乡亲发现的。这位乡亲吕七子,和院长杜二小还是初中同学。
由于吕七子在镇上租着门脸,干修理电机的营生,而在他碰到三太岁之前,就接到了老同学杜二小的电话,让他特别留意三太岁的行踪。天下无巧不成书,吕七子还真是在早晨起来倒尿盆子时,发现了走路一瘸一拐的三太岁。于是,他想方设法地递烟给三太岁,有一搭没一搭地扯着闲话,留住三太岁。同时,他偷偷地发短信给杜二小,让他赶紧派人来接三太岁。
(敬老院干净整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杜二小的人因为汽车半路上出了故障,还没有到,但狡猾的三太岁,似乎嗅出了一些味道,他不再听从吕七子的劝阻,死命地离开了,向镇上的长途汽车站走去。
待三太岁走到汽车站,跟在后边的吕七子,眼见拽不住三太岁,就一遍接一遍地打电话催着杜二小。就在三太岁要登上长途车的那一刹那,杜二小带人赶到了,并把倔强的三太岁强行拉下了车,把他带回了乡卫生院。
因为此事,杜二小受到了组织上的批评,被调离了工作岗位,而三太岁,也因为不服从养老院的管理规定,乡政府担心他再次离院出走生事,强令他的哥哥们,把他领回了村。
就这样,三太岁又过上了自由自在、一顿饱,三顿饥,辣酒配凉炕的日子。与其说他是自由自在,不如说是选择了自生自灭更加贴切。
近期听说光棍儿三太岁死了,是在年关来临时,喝醉了酒,冻死在了自家的老土屋里了。姊妹几个,共同出钱,给他定了一副棺材,草草地打发了。
三太岁死后,望月村的光棍儿,又少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