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疙瘩的种殖方法(荆疙瘩盆景)
推荐文章
我和妻开了一家早餐小店,美其名曰:“温暖小蜗”。
小蜗其布局如下:最外间是一个大蓝棚,里面两间,亦为客座。
如果是在夏秋两季,蓝棚三面围有木板,板宽约一尺,可养花草。花儿红艳,叶儿碧绿,煞是好看。起先看中这里,原因大抵如此。
荆疙瘩的药用功效与作用(荆疙瘩盆景)
荆疙瘩是山里常见之物,小蜗就养着三盆,其根茎盘曲遒劲,如拳,如瓜,如人形。根上又生枝节,叶细而狭,近而嗅之,则有药味。因其形奇特,引起了某些雅兴人的注意,由此还有了一段不问而借的事件,房东高哥寻根觅迹,这才完璧归赵。
除此之外,天天开放在窗台,一朵一朵地开,自春经夏到秋,络绎不败,引起了好些人的驻足欣赏,好者则提出了过分的要求,搬一棵归自己。起先不许,经不得死缠烂磨,只得忍疼割爱答应下来。事后一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还有吊兰、三角梅、君子兰、仙人掌、海棠等等,真个是“早餐伴着花香,小蜗疑是仙居”之感。
妙的是房东喜欢蝈蝈,捉二三只,养于秫秸扎成的小笼子里,挂在靠窗的地方,那蝈蝈吃着丝瓜花,喝着晨露,不辞辛苦地振翅叫着,弹着一首纯大自然之歌,其声清脆悦耳,比起豪华大酒店雇佣的钢琴手,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做作。
所以,夏秋两季在小蜗吃饭的人,一边喝着小米粥或者馄饨,吃着薄薄的饼,身处鲜花绿叶包围之中,耳中听着蝈蝈嘹亮而清脆的歌声,吃,便成了次要的,一种陪衬;享受,便成了一种主要的,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此时此景,不由得不怀疑,自己正身处某个层林尽染的山头,或是哪个桃花流水的庄园!
欧阳修有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东坡亦说:“牛衣古柳卖黄瓜。”他们追求的都是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山水花草之美。温暖小蜗,只求借的一缕梅香,学得一点皮毛,让食客有望梅止渴之意,如此而已。
冬天,食客渐少,朋友拜访的却多。最妙者,莫过于在里间生了一个小炉,几人团团而坐,侃侃而谈,家长里短,说得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如果老天作美,外面下起雪来。煮雪烹茶,赏窗外琼枝乱玉,享屋内红泥小炉,其乐融融,感斯之甚。
古有宜山先生的“围炉夜话”,其中有“能结交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肯亲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今有近水樵夫“围炉早话”,其中有“客者多善谈之人,其必推心置腹;肯亲近质朴敦厚,蜗居必多欢乐。”
拜访者其名曰:王倩、孙启宁、王霞、渠国庆等。
温暖小蜗,有此一隅,衣食无忧,挚友促膝,是以为乐!